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高菁

商洛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陕西省商洛市726000

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加快落实城乡规划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在城乡规划评价中,需要确定具体的衡量指标,为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依据。从而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测和监督,并形成信息反馈,为城乡规划运作制度架构的调整提供参考,促进城乡规划良性循环。因此,对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式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导言:对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可以全面分析城乡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对规划的效果进行严格监督并反馈相关数据信息,有利于调整城乡规划运作制度的架构,对城乡规划的循环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难点

1.1规划绩效评价难度较大。虽然在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中可以使用很多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进行评价,但是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结果很有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严重的还会出现多种评价结果。

1.2价值判断的标准不统一。在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评价时,应该

遵循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这个要求却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不同阶层的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政府人员就会以政绩作为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标准,城乡居民就会以自身生活质量提高与否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种情况就会大大增加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难度。

1.3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现阶段,很多城市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城乡规划打好基础。目前我国城乡规划理论并不具有全面系统的评价方法,这其实是不利于下一轮城乡规划的,而且会导致城乡规划修编单位无法正确认识实施评价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继续完善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基础,增强广大人民对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意识,还要认识到评价的结果可以对城乡规划的结果进行正确反映,未来的城乡规划工作可以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

2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并且指标评价体系还必须要能科学客观的反映出城乡规划实施的各个环节。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需要以国际通行的原则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为重要参考依据。根据我国目前城乡规划实施的现状,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全面性原则。

2.1可操作性。在建立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重视入选指标的数量和每个指标对评价的影响,挑选出对评价影响较大的指标,这样能全面客观反映出城乡规划实施的具体情况。此外,评价的指标应该是容易获得的,这样会降低搜集资料工作的难度,减少工作量,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2可比性。首先,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指标既可以应用在横向层面上,也可以应用在纵向层面上。然后,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定量指标应该可以直接量化,定性指标虽然不可以直接量化,但是可以赋值,这样就可以比较各个评价对象,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3全面性。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综合性很强,因此,选取的指标应该能科学的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评价。此外,选取的指标应该要尽量全面覆盖城乡规划实施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如果遗漏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4科学性。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需要具备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体现出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指标的选择需要以国内外相关的规划评价指标研究成果为重要依据。

3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难点

3.1价值判断多重标准

在城乡规划中,空间利益协调难度比较大。在城乡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所有评价内容都应该以一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的机构、阶层、团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区别,因此,不同利益主体对于规划实施的分析也有所不同,因此,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标准有很多种,比如政府工作人员以以政绩作为标准,而城乡居民则以生活改善程度作为标准,这样就会导致城乡规划实施评价难度增加。

3.2规划绩效评价难度大

在规划实施评价中,可以应用一系列定性与定量指标对城乡规划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结果进行衡量,但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评价结果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差。另外,在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会造成在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中会出现多种结果。

3.3缺乏系统性评价方法

现如今,很多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下一轮规划修编的前提和基础工作,但是,我国城乡规划理论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方法论体系,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这就会造成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委托编制单位和社会对实施评价的过程组织、方法内容和价值判断缺乏明确认识。对此,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人们对于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认知水平,明确实施评价可以对城乡规划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并为未来的城乡规划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组织方法

4.1规划实施评价的转变

新时期,城乡规划的实施评价应该逐渐的转变方向,从以自我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方参与、第三方主导的评价方向。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委托高等院校、咨询机构、研究所、规划学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城乡规划评价,积极动员公众参与其中,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并提升公众对于城乡规划评价的认可度。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综合考虑城乡规划环境效益、自然效益、社会效益等因素,对各个空间结果进行有效整合和全面衡量。

4.2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城乡规划实施的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定性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其主要目标是对某一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将其应用于城乡规划评价中,能够对城乡发展的趋势进行概括,在定性分析中,需要采用一些衡量指标,包括城乡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布局形式等等。

4.3将目标评价和过程检测相结合

在城乡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很多影响因素都会造成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城乡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必须注意将过程检测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尽量避免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过程极具复杂性,而且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也有很多难点,比如: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和系统的评价方法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并且要根据自然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效益指标、城乡空间结构指标和社会发展效益指标来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综合评价。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能作为未来城乡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许婷,饶磊,赵小敏,等.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17(2):311-315.

[2]李春琴,申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探讨[J].科技展望,2017(9):291.

[3]欧阳方坤.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