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段虎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上海201908)

【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应用情况。方法:对门诊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3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销售金额均占总销售金额70%左右;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年销售金额和DDDs值均排名靠前,2016年销售金额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文拉法辛,DDDs值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结论: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SSRIs和选择性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017-02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的精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的特点。[2]由于抗抑郁药种类较多,如何选择和使用抗抑郁药非常重要。作者对近3来的门诊抗抑郁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门诊药房药品管理系统2014年1月—2016年12月抗抑郁药的销售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等。

1.2方法

确定各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并分析。DDD值确定方法:若药物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DDD值,则采用该推荐值;若无推荐的DDD值,则主要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药品说明书,按照药物主要适应证的成人常用维持剂量予以确定。DDDs=某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越大,表明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DDC=某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DC越大,表明患者使用该药的经济负担越重。

2.结果

2.1基本情况

近3年应用的抗抑郁药物有5类,共12个品种。包括三环类(TCA):阿米替林、多塞平;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SNRIs:文拉法辛、度洛西汀;NE及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米氮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

2.2近3年抗抑郁药年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7.34%和8.61%(受药品取消加成影响,增长率偏低)。见表1。

3.讨论

3.1SSRIs年销售金额构成比保持在70%左右,TCA构成比小于0.1%。SSRIs类抗抑郁药对5-HT选择性高,因而不良反应轻,依从性较好,在世界各地均被作为抗抑郁药的首选,广泛应用于临床。[3]三环类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较多,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3.2各年度销售金额前3位分别是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是目前SSRIs中抑制5-HT再摄取能力最强的药物,因此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仅表现为视力模糊、口干、疲乏无力、便秘、体质量增加和性功能障碍;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代谢产物,其5-HT再摄取抑制能力是消旋体的2倍;文拉法辛兼有双重抗摄取作用,其缓释片在服药过程中血药浓度平稳、持久,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服药次数,增强患者的依从性。[4]

3.3DDDs值排名靠前的抗抑郁药,除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外,还有舍曲林和西酞普兰。舍曲林具有安全、有效、肝脏毒性低、体内清除快、无全身严重不良反应以及适合老年人服用等优点;西酞普兰起效快,不影响血液、肝肾系统,且不影响认知及精神运动性行为。3年来米氮平和黛力新DDDs值亦保持增长。米氮平有较好的耐受性,几乎无抗胆碱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影响,对快感缺乏、精神运动性抑制、睡眠欠佳以及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均有疗效,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黛力新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偶有失眠和抑郁,因可致依赖性而不宜长期服用。同属SNRIs,度洛西汀的药理作用强于文拉法辛,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躯体症状,但其DDC值高居首位,限制了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忠,柯樱,沈佳琳.抗抑郁药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J].上海医药,2014,35(21):66-70.

[2]史卫忠,刘英,王莉文.北京地区43家医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20):1531.

[3]童晓欣,童萼塘.抗抑郁药历史与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2(28):135-139.

[4]刘鸿飞,陈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及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10(33):316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