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监测HIV感染孕产妇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传染病监测HIV感染孕产妇监测结果分析

李社莲

(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关键词孕产妇HIV监测母婴传播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全世界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妇女和儿童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1]。广西艾滋病感染人数居全国第二[2],而梧州地区是广西艾滋病流行的高发区之一[3],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梧州市唯一指定收治艾滋病孕产妇定点医院,对该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掌握其流行特征,继而掌握本地区的妇女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特征,也为今后的疫情判断、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措施以及阻断母婴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来自梧州以及广东周边地区的HIV感染孕产妇。

1.2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全部经我院或首诊医疗机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初筛试验初筛HIV抗体阳性,并经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确诊HIV抗体阳性。

1.3流行病学调查对HIV感染孕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感染途径、确诊时间以及妊娠结局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结果

2.1阳性率2004-2016年收治的731人次孕产妇中,HIV抗体阳性82例,总阳性率11.22%。

2.2年龄分布在8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2岁。各年龄组分布主要以20-29岁较年轻女性为主,共73例,占89.2%;30~39岁8例,占9.76%;40~49岁1例,占1.22%(表1)。

表12004-2016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HIV感染孕产妇年龄分布

2.4感染途径分布在8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以性传播为主,共75例,占91.46%;注射毒品传播6例,占7.32%;另外传播途径不详1例,占1.22%(表3)。

表32004-2016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HIV感染孕产妇的传播途径分布

2.6确诊时间在8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其中产时及产后确诊人数最高,共50例,占60.98%;其次孕晚期确诊23例,占28.05%;孕前期确诊3例,占3.65%;孕早期确诊2例,占2.44%;孕中期确诊4例,占4.88%(表5)。

表52004-2016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HIV感染孕产妇的确诊时间分布

3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孕产妇共731人次,孕产妇中HIV抗体阳性82人次,阳性率11.22%。本次调查HIV感染孕产妇阳性率高于杨梅、牟鸿江以往对广西的邻省贵州省的调查结果[4],整体流行趋势也高于我国全人群感染率[5],这符合广西是全国艾滋病疫情流行最严重的省区之一的现状[6]。

研究表明,HIV感染孕产妇人群主要以20-30岁年轻人、中学以下受教育程度较低、外出务工者以及性传播为主。广西属经济欠发达起区,外出务工者众多,由于长期在外工作,流动性大,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加上年轻人群处于性活跃期,多性伴、婚外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相对频繁而成为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桥梁人群”[7]。性传播为主的感染途径也与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相吻合[8]。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在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HIV感染,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也失去了孕早期干预的时机[9]。因此,需要加强对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育龄妇女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及咨询,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识,掌握自我保护措施,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孕早期建立妇婴保健卡时及早进行艾滋病抗体和性病检测,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切实阻断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UNAIDS/WHO.AIDSepidemicupdate:December2008[Z].2008.

[2]钟坚,李骏,谭琳琳,等.梧州市近5年男性性病就诊者感染调查及高危行为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9):575-576.

[3]梁立飞,莫支强.梧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1):77-79.

[4]杨梅,牟鸿江,等.175例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分析[J].贵州医药,2011,35(2):1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6]欧阳明月,刘桂瑛.HIV/AIDS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研究[J].广西医学,2016,38(1):129-13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中国艾滋病性病估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8]钟展航,曾威楠.2006-2015年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检测结果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6,10(5)33-35.

[9]庞俊.HIV感染孕产妇合并HCV感染状态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4(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