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探析

/ 2

城市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探析

宋美伦

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人口稠密、高楼林立、经济繁荣、环境复杂,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依赖于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而运行,受到任何外界"刺激"都会引起连锁反应,打乱正常的运行秩序,最终导致灾害形成。据统计,在城市灾害中,气象灾害发生次数最多、频率最高、造成损失最严重[1]。尤其最近几年,因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尤为突出,城市"看海"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1我国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1.1暴雨与内涝

由于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大,暴雨极易造成城市低洼地区积水,排泄不及时就会造成内涝,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内涝持续时间过久,还可能导致城市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毁坏,造成物流和水电中断等[2]。

1.2雪灾和低温冰冻

城市降雪较大时,首先会降低能见度,导致路面湿滑、结冰,从而影响交通出行。出现暴雪时,积雪会造成树木压折、临时建筑压塌、市民滑倒受伤等事故,严重时可造成交通堵塞、损坏部分电力设施。低温冰冻天气则会使居民用电量激增,影响电网系统运行安全,同时也会造成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的紧张[3]。

1.3雾、霾与沙尘

雾、霾和沙尘天气都会降低能见度,对公路、航空运输均有较大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飞机航班延误;霾和沙尘都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市民健康有不利影响。

1.4高温热浪

夏季炎热的天气气候加上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使得城市最高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农村。高温使许多户外工作不得不放慢节奏、缩短工时,甚至停产;而且酷热使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大,死亡率相应提高。

1.5雷击灾害

随着高层建筑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增多,城市因雷击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多,尤其城市运行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大,强雷电的电磁感应容易造成计算机网络等城市基础通讯系统故障,使银行、税务等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瘫痪,造成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反应。

2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

2.1城市对气象灾害影响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城市化进程使得高温热浪、雾、霾、雷电等灾害加剧;城市建筑群的"狭管效应"则加剧了局地强风、城市火灾。现有部分城市规划和布局,抑制了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2.2城市气象灾害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城市运行系统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如果一个系统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就会扩散波及另一个系统,继而引发社会不稳定,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2.3城市气象灾害的衍生灾害日趋严重

城市气象灾害往往可以诱发其他灾害发生,并与之相互作用,加剧城市灾害的严重程度。城市气象灾害和城市环境条件、城市人类活动交织在一起,诱发一连串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事件。

3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3.1强化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设

(1)由政府主导、气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在城市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城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法定职责和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实现所有街道有气象协理员、所有社区有气象信息员,负责所辖区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和管理。

(2)建立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长效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将城市各级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气象志愿者等信息纳入平台综合管理;以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为渠道,以街道气象协理员、社区气象信息员为基础,通过信息员管理平台开展城市灾情收集上报、气象服务的监督评价等工作。

3.2采用多种新技术,实现气象信息全覆盖

(1)推进城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和区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落地。整合发布渠道资源,统一渠道接入标准,实现短信、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信息发布手段接入平台。当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红色预警)时,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电子屏终端、电视台直播或滚动字幕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发布。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互联网+"的气象信息发布网络

完善智能化移动气象服务终端功能,重点发展基于位置的、精细化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渠道(手机APP),实现互联网+气象的多渠道立体式信息发布,建立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业务。

(3)以开放共享为导向,实现气象信息发布体系与城市公共信息发布渠道的融合衔接

健全与新闻出版、广电、通信主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传播融合机制,实现气象信息发布平台与政府综合信息指挥平台、社会媒体和社会信息传播资源的对接和共享。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平台,扩大预警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使城市公众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3.3开展城市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防御技术研究

开展当地主要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和各种灾害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影响以及灾害防御技术等的科学研究,开展灾害应急响应仿真实验,开展减灾政策和减灾合作机制研究,大力提升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4提高城市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

完善短时、短期、延伸期0-30天无缝隙的气象预报体系,开展城市分区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基于高分辨率格点实况产品和精细化格点预报产品,建立城市空间分辨率3公里,逐3小时更新的城市精细化、格点化气象监测和预报产品服务网格,推进0-10天无缝隙精细化气象要素格点预报业务建设,融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

进一步细化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规定,建立冰雹、雷暴大风、暴雨等强对流、高影响的城市灾害性天气精细到街道、社区的分区预报预警流程,提高针对重点时段、重要地段(路段)、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建立城市内涝预报模型,推进城市内涝风险预报预警。

3.5整合优化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产品体系

(1)建立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产品的加工制作模块,使其与现有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对接,实现城市灾害性天气预报产品的精细化制作。

(2)与民政、自然资源、教育、卫生、城建、交通、旅游等部门联合,深入学校、医院、旅游景点、交通枢纽、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区开展暴雨、城市内涝、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和风险调查工作。

(2)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制作未来72小时空气污染(雾、霾)气象条件预报,每日通过视频系统进行环境空气质量业务会商,实现信息共享,合力提升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公众服务水平,为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和百姓出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建立城市防雷减灾综合管理平台,对城市易燃易爆场所等防雷重点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并提供雷电预警服务;为城市重大建设工程提供闪电密度分布图。

参考文献

[1]朱军辉.现代城市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中国应急救援,2012(2):36-39

[2]郑国光.城市气象减灾.中国减灾,2005年第6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