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

韩宏彪

韩宏彪(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24057)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缺乏主人翁精神,不愿主动为班级做事情。尤其是高二、高三年级,选个班委都很困难——谁都不愿意做。而按照发展心理学,当代高中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非常深刻、问题解决能力已经非常强,也就是说学生有能力进行管理班级。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出现在环境上、制度上,也就是说不是学生不愿参与管理而是我们没有提供给他们相应的制度环境让其施展。于是探索一个适应的制度环境问题应运而生。

二、研究理论

1、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认为:高中生具有极强的自主性。随着身体的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力量与才能。

2、系统论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制度学派

制度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是本身有着进化的过程。

三、研究方法

实验法创设一种模式进行试验

观察法观察学生自主性活动频率与效果

分析法对材料进行分析

四、研究成果

(一)、一套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议会制管理

2、组织构成:本组织由内阁、议会、团委、民众四部分组成。其中,内阁是最高决策机构,议会为执行机构,议会中的监察部与团委同民众一起负责监察。内阁由三名首相组成。议会由参、众议院组成,其中,参议院依功能包括教育部、司法部、财政部、国防部,其中司法部管理立法委、国防部兼职公安部。众议院依功能包括劳动部、卫生部、文化体育部、水利部、外交部、组织部、监察部,其中组织部管理发展改革委员会、监察部独立监察内阁。团委和民众负责监察。

3、各部分职责与功能:

内阁:组织最高决策机构。首相负责全面管理工作,一个副首相分管学习类工作,主要负责参议院相关工作。一个副首相分管生活(后勤)类工作主要负责众议院的相关工作。参众两院的所有决议必须通过内阁批准,其中财政部超过50元人民币的款项支出必须由三名首相同时签名方能生效。内阁必须无条件接受监察部与团委及民众的监督。

监察部:主管监察,同团委、民众共同行使权力。隶属众议院,对内阁进行监督,无条件接受众议院的监管。其中纪委负责组织纪律管理。

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在组织中负责执行,是组织的核心。其内监察部负责对内阁监督,服从内阁领导。其中参议院可以对内阁领导提不信任及反驳案,两院成员表决决策结果,2/3以上成员参与表决方能有效。

团委:有监察职能,负责联系上级团组织。

民众:不参加部门工作的组织成员,有监督职能。

教育部:负责具体组织全体成员学习。部长领导各学科代表及学习小组帮助开展学习活动。负责联系沟通成员与教师关系、协助教师教学进行日常教学。

司法部:在组织中履行司法审查职能,对各部分领导进行定期审查,可以对内阁提不信任案。其中的立法委员会主要负责立法工作,要定期进行法案修订工作。

财政部:管理组织财政。管理组织各项收支,50以上支出需通过内阁批准。对内阁及两院的财政申请具有审批权。无条件接受纪委监督。

国防部、公安部:公安部部长由国防部副部长兼任,两部主要负责组织财物安全及解决组织成员纠纷;配合纪委进行纪律方面工作。

劳动部:负责后勤管理。购买组织所需物品,保障组织各项活动物质方面的供给。组织实施劳动任务。

卫生部:负责环境卫生。设计并布置教室环境,安排并检差教室卫生。协助劳动部搞好学校任务。负责组织卫生疾病预防,管理药物及医疗检查工具。

文娱体育部:本部主要有文娱部和体育部组成。负责策划、组织课外活动,丰富组织生活,同时为组织中不同类型成员提供量身制衣的活动空间。

水利部:负责水资源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负责各种凉茶的煮制,协同卫生部管理医疗卫生。

组织部:组织各种活动。保障组织中各部门各活动的正常开展,每次活动前都要成立活动的组织委员会。其中的发展改革委员会为组织中改革策划机构。

外交部:负责组织与外部联系。联系校内外相关实体,保障组织作为个体的活力。

(二)相关结论:

1、参与使学生参与集体管理主动性增强。“不想做事的让他做,想做事的没事做”这应该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主动性不高的最重要的原因。现在,通过议会制管理模式,可以“让想做事情的人有事做,带动不想做事的人一起做”、“能做事情的有事做,带动不能做事情得一起做”。“你做他看,即便是他的他也认为是你的,责任在你,不在他,如果你让他做,那就是他的,即便这原本是你的,责任在他”,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集体荣誉感与班级凝聚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大家分工不同,职能不同,相互监督又相互合作,充分使组织内的每一个分子动起来,从而是整体系统充满活力。这样系统内的分子之和就一定会大于整体相加。这种模式形成之后,班级拿到了学校组织的所有的活动奖项,即便是组织内并不擅长的板报出版,也一直获得一等奖。种种成绩的获得,极大的增强了成员对组织的认可,组织的凝聚力获得极大提升,另一方面,让各有所长的成员能做各自所长的事情,这极大的激发了成员的投入热情。这样,组织与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

2、有序的组织活动可以使成员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组织有序、效率极高。即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又相互合作;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合作;策划、决策、执行、监督线索清晰;部门丰富,能为成员各种特长成员提供环境,任其施展,供其发展。李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属于学习困难型学生,而是能力困难,但是他却非常喜欢组织活动。运动会即将开始了,以他为组长的“筹委会”也开始了工作,筹备各项事宜,其中关于本次活动资金问题他们做的决议是这样的“本次活动负支出100元以上200元以下”,负支出就是最终要盈利,其结果就是活动结束后,财政部核算成本,收支相抵余167元,即盈利167元。班级的班费,多半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所以我们班是年级最富有的班,有大书柜,有大鱼缸,有班级树,有班级电脑,有各种生活工具,有各种常规用药,有温度计、血压计等基本医疗工具。同时我们班又是年级班费负担最小的班,班费基本靠班级收人解决。袁同学喜欢法学,他和他的立法委为班级制定了教室管理法、学习法、劳动法、渔业法、水利法、商业法、宿舍管理法等20余个法案,其中卫生管理法成为我校卫生管理办法的方案。在班级商业法中有个规定“单次活动商业盈利不得超过该活动总支出的150/100”,这条很奇怪。盈利不是应该以最大化为目标么,怎么他们还限制上线呢?这是两院表决全票通过的,其理由就是学习是主,商业活动是副,不能主副颠倒。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同学们在这个有序的组织中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3、班级文化会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系统成熟后,影响会扩散化。两院制度让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班级的事情之外,他们积极的为学校为社会做事。协助学校管理校园卫生,成为学校卫生楷模;完善校园绿化,植树带动全校植树热潮;修葺学校公园鱼池,放鱼养生带动学校养生热潮。在假期,他们打出“保护环境卫生,共建和谐家园”的旗号,为区环境卫生尽一份力量;到老人院服务老人,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做贡献。他们的行动,为学校赢得的荣誉,为青年人赢得的荣誉。

4、班级有特色,可以增强组织凝聚力。班级的特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共同努力得来的,而这,就是团队的定义。

(三)讨论

1、是不是“两院制”才能使组织系统达到这样的高度呢?答案肯定不是的。我认为,学生自主管理积极性提不上来,关键点是是不是有环境让他的能力去施展,是不是有环境能激活他的参与热情。比如说一个做了多年的班长,不愿意再继续做下去,如果他的原因是没有挑战的话那么显然,给他提供一个更有挑战的环境才是对的。而班级其他成员,因为没有事做会渐渐变得成为旁观者,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的,都是有潜力的,我们只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激活他们的热情,从而变成参与者。所以,什么制度并不重要,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能动起来就是好的制度,其实,关于班级制度方式的变化无论怎样变,都与传统模式的精髓没有太大的出入。

2、班主任在类似制度中的角色是专制么?这个肯定不是。班主任在这套制度中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初期构建制度,班主任是引导者是管家,制度已然成型后班主任应该是顾问。为了维护制度的延续发展性,班主任必须做好引导工作,同时,对于管理层要予以支持。实际上,班主任在前期的工作主要就是培养管理者。后期主要是引导组织一直向良性发展,适当的提提建议,但这个时候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少的,除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工作,其他工作全部能在组织内消化。甚至上传下达的工作部分也是由组织完成的。

3、是不是什么样的班级都适合这种制度呢?答案肯定也是否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班能实行这套制度主要原因是学生普遍来讲性格活泼、外向,这样各个部门的活动能够搞得起来。当然,在一个相对沉闷点的班级搞的话可能也有效果,但是应该不显著。但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环境是最重要的,为其提供适当的环境才是关键。

4、这套制度与学习成绩关系。我认为,学习成绩和环境关系重大,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人自觉的投入。本制度只不过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所以影响应该是有的。本班刚接手时,学习排名全年级倒数第一,走上正轨后稳居正数第二(第一是实验班),均分时常会超出第三名10以上。在11年高考中本班总体成绩依然排名第二,非常突出的是,上2A线的人数是普通班最高的,这在尖子生没有,平均分突出的班级来讲是非常难得的。在这其中,学习部居功至伟,他们依照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自己制定早午晚读书计划,自己定期考核,甚至自己批改试卷,这种量体裁衣的做法,使学生们的能力能得到切实的巩固与提高。小组成员的活动得益于这种民主氛围。

5、学生自己管理能行吗?行,一定行。但是也需要班主任调整。没有谁的能力是天生的,所以班主任要刻意的培养学生,使其逐步能胜任工作。

班级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时刻牢记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尽量为其创造环境,帮助其成长,那么这项复杂的工作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