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普通机床零件加工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3

中职学校普通机床零件加工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周荣民

周荣民广东省普宁职业技术学校515344

【摘要】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使其能够在一线生产的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交给学生求职工作的技能。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影响,在机械加工技术的课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改进与完善。针对当前现有的问题,我们提出课程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的运用。本文就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实训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2-046-02

引言:普通机床零件加工是在中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机电、数控等专业的主要课程,这门课程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并且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中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非常的多,并且比较枯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的广泛,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也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的教学活动也面临了很大的难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储备较少,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加上这门课程的内容较多,学校内部的教学设备有限等等因素,都导致了机械加工技术这门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难题。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1.课程的教学能力与目标要求

本课程是技术基础课,课程要求结合企业车工岗位的生产实际及技能需求,突出技能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兼顾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将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各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最终达到国家普通车工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普通机床加工》的课程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具,借助设备说明书、维修手册、相应网站等资料,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经济的方式,以小组形式完成课业计划,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并具备下列能力:会车光轴(外圆,倒角,退刀槽,端面,);会使用量具(游标卡尺,分离卡,孔规);会口述车床工作原理;会口述光轴加工工艺;会开铣床;会铣键槽;会使用量具(游标卡尺,深度尺,百分表)。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职学生都是在结束初中的教育后,没有考上高中才来的学生,还有少数是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都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高,学习兴趣较低,不能够在课堂中很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这些学生本身对于数理化这部分的内容学习的就不够透彻,加上这些理科内容的难理解,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机械加工技术,学生不但学不懂,而且通常兴趣较低。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有手机,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很多学生在课堂中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导致知识积压的越来越多,影响后期的学习。

2.2教师企业实践动手能力较低

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在理论知识的内容上有着较为丰富的储备,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同时,很多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受到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也不愿意来到中职院校发展,这就导致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有限。特别是畜牧、汽修等专业的师资人员特别缺乏,学校只能聘用一些技术工人来学校带领学生进行实训的内容,虽然这些工人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能正确的掌握讲解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2.3教学内容缺少创新,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进行机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有关于机床、器具、工艺流程等教学内容是需要实践才能够有效的完成的,单纯的理解讲解不仅枯燥难懂,而且讲解的也不够深入全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讲解过程中仍然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将课堂中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少部分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理论与实践之间不能完全的匹配,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能力有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2.3教学成果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机械专业的教学设备通常都是由当地政府采购的机床,这些机床设备使用的时间较久,大量的零件出现了磨损的现象,精确度也不够准确,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不能适用于一些先进的技术上面,学生接受的知识内容有限,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成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同时,很多学生在毕业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对于工作挑三拣四,不愿意踏实的工作,害怕挨累,这些原因都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也不能够很好的就业。

3.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3.1加强校内与校外的合作教学

(1)在校园内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结合一些教具模型等教学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能够在后期的学习中形成这种思维。如果学校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园内部建立现场基地,可以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结束后,自行的进行操作,只有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对于设备的维护等内容也要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

(2)除了在学校进行教学之外,校外的企业教学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企业内部的设备更加的现代化、齐全,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加现实的工作场景。因此,学校要做好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能够使企业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培养一些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3.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教学任务书的准备,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教学设备的准备,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仪器仪表的准备等。

②下达任务:教师以简洁的语言陈述课堂任务,并下发任务书,任务书包括:主题、时间、注意事项等。

③完成任务:这个阶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化分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作“任务”,形成“作品”。

④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并对学生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

3.3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要想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第一就是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超前性,做好超前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接受当下最新的机械知识,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学的改革创新。超前性教学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首先要研究市场发展的形式,对于市场的当前的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能够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及时的掌握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结合这些开展教学,丰富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能够在未来阶段中仍然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中职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特别是一些创新型的企业,这样在教学时候,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当下最新的技术;还可以将这些企业发展成为学生的实训学习的基地,使学生能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与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第二就是在机械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机械教学来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结合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切实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的完善教学活动。

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相同,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考试这些内容,但是在中职教育中,教学目标重视的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的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深入的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微课教学也是在机械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录制教学,微课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学生也可以在课下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微课反复的进行学习和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基地的创新,将教学从学校转移到企业中,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

3.4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校需要培养高技术能力的人才,保证学生的具有较高的素质与心理水平,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开展对于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还没有完全分辨的能力,同时因为对于外界的好奇心,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对自己保持较高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遇见困难都能够主动的去解决,在压力下也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适应环境。

3.5结合企业需求,做好校企合作

中职学校开展的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才,使其能够走上工作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近些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就业难的问题,针对这一社会想象,学校就要做好校企合作的工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学校与企业之前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的模式开展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岗位要求等内容,在校内制定合适的专业,开设定向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同时也能够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学生适应工作环境,也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学习。企业也可以对于定向培养的人才制定一系列的帮扶制度,可以是通过签订合同帮助学生承担学费,同时也能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结语:加强机械专业的实用性,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对问题进行解决,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际进行很好的融合,在真正的工作当中适应挑战性的社会,整体的实践教学增强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刍议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J].岳建设.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3).

[2]《普通机械加工技能实战》技术式课程的开发[J].李伟.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04).

[3]机械加工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探索[J].阴建龙.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3).

[4]浅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高习明.职业.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