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析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措施

张磊刘鹏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兴安盟137400)

摘要:电力设施是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近年来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但电网结构薄弱,线路联络率低,部分电力设施满负荷运行,这种情况下,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人为损坏电力设施的情况,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保护电力设施安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深刻地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外破风险的防范能力,有效控制外破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措施分析

1输电线路防外破坏工作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1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止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重视。了解其特点是止常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通过分析当前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就会发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艰巨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处置的法律性、时间性、技术性以及原则性之间都是相互牵制的,这就会导致防范力量不够强政府监管不到位必然会使得防外力破坏路途艰辛,对那些重点区域整治不及时的话就极容易发生事故;二是长期性。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是一项长期工作,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一问题将会长期存在,止是因为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做好长期应对准备。三是复杂性。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复杂,破坏形式也越来越多。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常规的方式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

1.2随养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运行环境却不断恶化,线路保护区内各类施工建设、私挖滥采、大型吊装车辆通行、随意种植树木等行为屡禁不止,给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影响,外力破坏引起的跳闸事件与全年跳闸比率逐渐抬升。在当前形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下,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己经成为线路运维部门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要工作。

2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

2.1线下违章建房引起线路掉闸

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扩建、工业园区新建,地方规划建设淹没了输电线路,山于改造不及时,地方强行施工侵占了输电线路保护区,违章建筑包围了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野蛮施工现象增多,屡禁不比,吊车碰线、挖掘机挖断电缆,管线交叉施工等造成线路跳闸。

2.2线下违章施工造成导线对地距离不足

公路部门、地方政府建桥修路,抬高地面、加宽路面,造成了导线对地距离不足,为线路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载货的超高车、超宽车极易撞杆碰线造成线路跳闸,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2.3线下违章植数为线路安全埋下了隐患

政府争创全国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荣誉,特别是在植树季节,把树植在了输电线路保护区内,政府多植绿化树,百姓多植速生杨、银杏树等,为线路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2.4输电线路附件被盗时有发生

受利益驱动,个别社会闲散人员挺而走险盗窃输电线路附件当废品卖。沿线群众护线意识差,个别线路设施所用地的主人,以输电线路影响生产播种为山,泄私愤,有意破坏输电线路附件、拉线等。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已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积极寻求探索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3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

3.1加强巡视、建立“黑点”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力度,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定期开展巡视检查,掌握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外有可能危及线路设备安全运行的各种情况(违章建筑、挖掘、机械施工、放风筝、种植等),发现潜在隐患,及时消除。对保护区内外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点要加大巡视力度,适当缩短巡视周期,落实责任制,必要时要派驻安全守护员。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外的防外力破坏“黑点”管理,统计在册,实行动态管理,并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按照3级控制原则调整巡视周期,分类控制:Ⅰ类“黑点”巡视次数每周不少于1次,Ⅱ类“黑点”巡视次数2周不少于1次,Ⅲ类“黑点”巡视次数3周不少于1次,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对正在进行中的可能随时造成设备事故的重大“黑点”隐患,应视现场情况安排专人现场驻点监护。对于需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的单位,除输电线路运行部门对其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外,还要求建设单位在属地建设局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单,并由供电公司安监部签署意见后方可开工,实现多层把关、多部门监管。

3.2树立各类标志及警示牌

对于群众活动密集的保护区,设置严禁警示牌,并与市政部门、园林局密切沟通,共同管理,杜绝因人为活动造成的线路故障。

3.3在电力设施基建投产前做好对线路保护区的清理工作

电力设施基建在投产前应严格把关。线路走廊的高秆植物应按照规定补偿后清理,并签订协议存档。线路保护区内应尽量避免跨越建筑物、构筑物,线路与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距离应满足运行条件,并做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输电线路与所跨越的弱电线路、通讯线应满足最低弧垂时的运行距离要求。应确保基建线路零缺陷、零隐患移交。

3.4加强电力设备技防能力,做好电力设施防盗工作

增加科技含量,加强技术更新改造,加大技防投入,不断提高电力设备自身防盗、抗破坏能力。输电线路铁塔15m以下螺栓全部加装防盗螺母,水泥杆拉线UT线夹全部加装防盗螺母,并要求设计人员以后在设计时即考虑器材的防盗问题。与各收购废品店联系,凡遇电力器材废品送卖者,一律报警处理。供电公司还应组立警务室,公安民警派驻,便于打击盗窃电力器材,破坏电力设施分子,人为的外力破坏索赔工作。

3.5加强宣传,加强与地方政府、群众的沟通联系

在跨越菜地的线段,由于菜农使用的尼龙薄膜容易被风吹起,悬挂导线,相关部门应逐家上门对菜农进行宣传教育,讲明危害,要求在台风来临前,一定要将尼龙薄膜等容易被风吹起的飘移物用重物压住或临时收起。对线路保护区内妨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树木、建筑物以及人的行为等,虽经线路运行单位多次纠正仍不能取得效果的,供电公司应利用法律手段、通过律师函等形式进行正面交涉,依法保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加大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力度,利用典型事件和时机,广泛持久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一个共同爱护输电线路等电力设施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通过供电供司与当地政府保持紧密联系,争取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地方政府的公安、安监、林业、城管等执法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打击线路保护区内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违法行为。主动与安监局等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对违章施工、违章建筑、线路保护区内的高秆植物等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隐患进行查处、整改,对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施工行为及时纠正,对屡教不改的,将危害情况提交当地经信委、安监局,并促使政府部门履行管理职责,改善电力设施运行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业是为社会服务的公益事业,我们应积极开展工作,做到事前控制,把外力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防外力破坏事故依旧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探讨和研究,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涛.关于如何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几点对策[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4:3.

[2]马明.高等级输电线路的通道安全管理.安徽电业,2015,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