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关于构建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思考

蔡良华

蔡良华

[摘要]大学生学业困难是困扰部分大学生和高校心理工作者的难题之一。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之一,通过关注大学生学业困难,旨在从预警援助阶段和实施心理干预阶段,为学业困难大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进程。

[关键词]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

一、大学生学业困难的界定及成因分析

1、何谓大学生学业困难?

学界对大学生学业困难没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将高校“学困生”定义为:一个智力水平正常的异质群体,由于个人的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方面的问题的直接影响以及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利因素的间接影响,导致其实际学业成就和智力潜力期望的学业成就的差异较大,学习效率低下,可能在语言、阅读、写作、数学方面出现障碍,在记忆、注意、社会认知、语言过程、感知、原认知等方面出现问题。“学困生”包括“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的学生,也包括考试成绩达标但学习效率明显低下的学生。上述对大学生学业困难的界定指出了大学生学习困难的表现和可能的原因,也给出了一个可操作的定义,可以认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

2、大学生学业困难的成因

引发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因素十分复杂,很多学者或从理论或从实证的角度,研究造成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有调查显示:在一项对普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业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前四位):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基础太差学习吃力。四个因素的比例分别达到71.28%、38.30%、21.28%和17.02%。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与学习成效有很大的正相关。

二、大学生学业困难与心理健康工作的关联

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工作的交叉领域。在以往对大学生的学业困难的干预中,通常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对学生施以说服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教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真对待学习,通常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因为学习困难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有研究认为: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多数学业困难学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学习和日常生活。

开展大学生学业困难心理援助的现实意义

1、开展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关乎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更是关系到众多家庭的福祉。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用人机制下,学生的一纸文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遇到学习困难,轻者挂科、重修,重则导致降级、退学,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和严重负担。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心理工作的重心,所以有必要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2、开展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载体之一。

大学生学业困难和心理问题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学业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心理层面,引发一般心理问题:情绪焦虑、抑郁,心境恶劣;有的学生因此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有的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引发精神疾患,自伤(自杀)、伤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容忽视。

其次,学习困难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外在呈现,反映的是当前大学生的人格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学业困难作为一个突破口,最终心理援助的重点是落实到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学业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这个视角更能为学生接受,也与学生的现实心理需要密切相关。

四、构建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思考

1、预防为主: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预警援助阶段的举措

首先,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与“学困生”心理辅导专项工作有机结合。万丈高楼平地起,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惠及广大学生的举措,需要做到常规化、细致化、科学化和有针对性。有的工作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人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开设,心理讲座、5月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新生心理测评后筛查、跟进会谈、建档以及回访等。有的工作在大一新生进校时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开展专项工作,以讲座、测评和专业教育为依托,帮助学生预见可能的问题和告知学生应对的方式;在学期末开展以考试为主题的辅导,包括考试心理调适、压力管理训练等,以讲座、展板和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

其次,发挥学生工作的联动效应,多管齐下做好“学困生”的心理预警工作。心理工作能直接面对的只是少数的个体,更多的受众应该放到“学生管理”的大视野下,建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专项课题研究组,由学生管理人员、教务人员、心理咨询人员组成,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团学工作、教学服务等机构的联动效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具体举措如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激情。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开展评选“学习之星”、“科技之星”等光荣称号的评选,以评促学,以活动促进步等。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体现专业特色的竞技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怀,鼓励学生认真读书,积极学习,有效预防学生出现学业问题。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设严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多渠道定期的沟通,如电话、信件、网络、飞信等现代联络渠道,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寻找良好的人际支持和社会资源。

2、及时化解:学业困难大学生心理干预阶段的策略

大学生学业困难是客观现实,在前期预警阶段的工作以后,仍然会出现学业困难的学生,此时,实施心理干预是必要的手段。

第一,学业困难大学生的排查与初步评估。开展定期的上报制度,上报到班级辅导员和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上报分为月报、半期报和半年报。月报指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向班级班主任和辅导员汇报,对无故缺席、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予以关注;对观察到的学习困难学生也予以关注,班级班委,尤其是学习委员和心理委员,及时和这些同学沟通,汇报学生动态;有的学生在考试结束以后出现挂科,因及时关注。学院在收集了一手资料以后,对学生的学业困难情况有综合的掌握,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时协调和弥补。

评估和排查的另一条方向,是由学院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团队完成。学院设置心理工作负责人(由辅导员老师担任),设置心理工作机构和工作团队,定期与各班心理委员、寝室长开展交流,关注学生学业状况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两条线路的工作,防范疏漏,切实帮助在学业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第二,辅导员开展引导教育,对排查的学生,辅导员老师及时的介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因为现实原因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学业障碍,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学院辅导员老师经过与学业困难学生的深入沟通以后,发现单纯的教育和帮助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建议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利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手段,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正确面对学业困难,改善因为学业困难引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

最后,对因学业困难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学生实施转介,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有的学生出现过激言论或失控行为的,应及时控制局面,并转介到校外的精神卫生机构,配合精神治疗,对恢复期的学生开展康复辅导。

大学生的心理援助体系,是维护高校稳定和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举措。我们从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入手,概因大学生的学业问题关乎自身、家庭的未来,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大现实因素,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叉领域,学习问题与心理问题互为因果,过去诸多的教训和经验提醒我们,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困难带来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注:

[1]KirkSA.Educatingexceptionalchildren.Boston,MA:HoughtonMifflin,1962.

[2]张启钱,王小青,谈静艳.我国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学习困难”定义回归解读的视角.高等理科教育,2011(2):77-82.

[3]庞海芍,方萍,王悦音,张丽娜.大学生学业困境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50-56.

[4]李玉环.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与对策.教学研究,2008(1):41-44.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邮编:610000

(责任编辑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