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多样化教学手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初中历史多样化教学手段探索

郑晏跃

郑晏跃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中学276000

从提高全民素质来讲,历史课堂非常重要,因为历史课堂是传承人类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培养学生民族使命感的重要载体。然而,我们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以讲为主,有的甚至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事实和现成的结论,没有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丧失,而且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由此,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将做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充分发掘身边事,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朋友,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老师长期都在思考的问题。教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要讨论的便是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谈到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当学习是来自外在要求和强制,对学生来说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成为一种必要的磨难,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甚至是痛恨的,苦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是幸福的、其乐融融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为此,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便成为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十分重要。

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我发现身边的事情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比如我在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时候,首先我就请了我们学校一位老教师(58岁,参加过宜宾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文革期间的“两派斗争”——“支泸运动”)来给学生们介绍宜宾文革期间的状况,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的教学目标也很好地完成了。再如我在上《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请了学校食堂的老员工给学生介绍农村在改革前的状况,我再介绍农村现在的情况,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容量、高效率、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的特点,编制学科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其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现在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校点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该都有,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比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历史图片的处理、对历史课中材料的处理等等,只需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可以比较直观、充分地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自主性学习指培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协作性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开展学习上的协作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而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方法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实施两种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学生怎样学习上,在创设激励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上下工夫,努力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增长能力”的良性循环。由于两种学习方法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也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由厌学变为好学了。

总之,历史知识的传授是通过课堂和活动完成的,教师在这里扮演演员和导演的双重角色。要让历史课上得更好、更生动有趣,教师任重道远,必须不断探索。要让学生学有所获,永远值得教师思索,活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