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功能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钱贞何俊言丽香

钱贞何俊言丽香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还增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透视吞咽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OIS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咽传递以及腭咽部关闭等时间较同期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功能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更佳。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刺激;吞咽障碍;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134-0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吞咽有关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而致。吞咽障碍极易导致患者误吸以及呛咳,从而可能引发脱水、营养不良、相关性肺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因此,早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是提高后期康复质量的关键。本次研究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常规吞咽功能训练与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康复中心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我国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并且为脑卒中首发;(2)吞咽造影明确存在吞咽障碍;(3)病程4~24周。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既往有头颈等部位结构病变者;有沟通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者。入组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53~75岁,平均(62.3±5.7)岁;病程4~24周,平均(12.7±4.6)周;脑梗死53例,脑出血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常规予以药物治疗、保留鼻饲等,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直接吞咽训练包括进食体位、食物形态、食物一口量等选择,间接训练包括舌、下颌的主被动训练,咳嗽训练,吞咽反射性训练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训练基础上,增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选择双向通道,波宽为700ms,波幅为0~25mA,频率为80Hz。电极分别置于患者舌骨与甲状软骨切迹处,以患者感觉自身咽肌有震感为佳。每日治疗1次,每次30min,一周治疗5日,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以下指标:(1)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进行评分,该量表评分为1~7分,评分越高吞咽功能越佳;(2)通过透视吞咽检查,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记录口腔与咽部传递时间、腭咽关闭的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目前,口咽部功能训练是临床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诸多研究已证实,训练患者的口咽肌群,并结合进食训练如体位选择、进食量选择等,可明显提高患者舌、咽等肌群的协调能力与生理运动功能,促进相关受损神经细胞的重组,从而恢复正常吞咽功能[2,3]。近年来,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由肢体运动功能治疗拓展到吞咽障碍治疗,通过刺激患者口咽部位肌肉,促进相关肌肉群进行自主性运动,从而提高口咽肌、舌肌等收缩力,增强机体吞咽功能机制[4]。

本次研究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功能训练与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OIS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口、咽传递的时间以及腭咽部关闭的时间较同期对照组明显缩短。提示,相对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功能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陈巧鸽,朱伟新,吴梦媛.个性化吞咽功能训练在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38-840.

[2]岳南,孙扬.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2):410-412.

[3]茅慧雯,李艳,刘景隆,等.基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评价针对性强化吞咽训练对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69-71.

[4]李晏.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不同病理特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