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梅毒防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潜伏梅毒防治探讨

刘林

刘林

(湖南省祁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科426100)

【摘要】目的分析潜伏梅毒流行特点和检出途径,探讨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祁阳县疾控中心皮肤性病科确诊为潜伏梅毒的1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科潜伏梅毒平均检出率为5.86%,检出途径以孕检和产检检出最多,手术前检验检出其次。平均年龄37.4岁,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以务工者最多,个体商业者其次,干部职员最少,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最多。结论扩大梅毒检测范围,早期检出潜伏梅毒、规范化治疗和治疗后定期随访,同时对梅毒高发人群加强梅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潜伏梅毒防治非常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潜伏梅毒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042-0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解放前是中国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基本被消,80年代再次发生和流行。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梅毒不断的传播蔓延和对健康人群产生的影响,已成为性病防治重要课题。笔者对本科近四年来确诊的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潜伏梅毒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祁阳县疾控中心皮肤性病科确诊为潜伏梅毒14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在我科就诊的全部性病患者、梅毒患者的家属和外院介绍来我科做进一步确诊梅毒的患者及家属作为检测对象。诊断标准: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测阳性,无临床表现,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诊断为潜伏梅毒[2]。

1.2方法

回顾分析潜伏梅毒临床流行病学和检出途径资料,包括潜伏梅毒检出率、检出途径、患病年龄与性别、患者职业、传播途径。

1.3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出率逐年比较

2011-2014年我皮肤性病科在所有检测对象中检出潜伏梅毒142例,潜伏梅毒检出率为5.86%。其中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表12011-2014年梅毒检出情况

2.4患者职业

对142例潜伏梅毒患者职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务工者51例,占潜伏梅毒总数的35.92%;个体商业者34例,占23.94%;农民30例,占21.13%;家务及待业者13例,占9.15%;保姆及保育员7例,占4.93%;婴幼儿(先天梅毒)4例,占2.82%;干部职员3例,占2.11%。以务工者最多,个体商业者其次,干部职员最少。

2.5传播途径

统计结果显示,经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52例,占潜伏梅毒总数的36.62%,经配偶传播37例,占26.06%,手术或治疗史23例,占16.20%,注射毒品史9例,占6.34%,输血史6例,占4.22%;经母婴传播4例,占2.82%,不祥11例,占7.74%。以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最多。

3讨论

本组潜伏梅毒研究结果,2011-2014年我科潜伏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这四年潜伏梅毒平均检出率高于住院患者平均检出率[3]。我科将就诊的全部性病患者、梅毒患者的家属和外院介绍来我科做进一步确诊梅毒的患者及家属作为检测对象,因此要高于普通人群检出率。逐年扩大检测范围和增加检测人次对发现潜伏梅毒很有帮助。检出途径中,以孕检和产检检出最多,手术前检验检出其次。检出途径参照首次检测结果,外院介绍患者来我科做进一步确诊梅毒给我科带来了潜伏梅毒检出的多种途径。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最多。潜伏梅毒患者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体,中青年人与非婚异性性接触最为活跃,在其它暴露接触中也普遍较多,而婴幼儿先天梅毒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潜伏梅毒患者职业以务工者最多,个体商业者其次,干部职员最少。尤其是在外地务工者,夫妻两地分居,与非婚异性性接触较多,成为潜伏梅毒主要的感染人群。干部职员素质高,同时对梅毒预防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相对感染较少[4]。相关防治机构要在潜伏梅毒高发人群中加大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高发人群要做到注重预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提供手术和治疗的同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无菌措施,多种措施结合才能控制潜伏梅毒蔓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皎,李培,袁定芬.住院患者潜伏梅毒的调查分析.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3):293-297.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5.

[3]孙晓燕,刘波,党倩丽,马小萍,张美芳.2008-2010年住院患者隐性梅毒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2):135-136.

[4]李军,王林娜,郑和义,刘永鑫,刘秀荣.潜伏梅毒的临床特点与血清学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3):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