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探讨

张金华

张金华

兰西县中医院黑龙江绥化151500

【摘要】目的:研究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妊娠结局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孕妇羊水量正常,作为对照组;其余孕妇为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产前NST无反应型发生率的增加、羊水污染、非正常分娩的发生是有关系的。结论: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9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13-01

羊水是母体怀孕时子宫羊膜腔中的液体,其在胎儿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正常妊娠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羊水过少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但以妊娠晚期最为常见。羊水过少在分娩过程中会导致羊水污染,胎儿窘迫,难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目前,临界性羊水过少的治疗方案争议颇多,对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妊娠结局的研究意义重大。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择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临界性羊水过少者50例、无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等)、足月(孕周≥37周)、单胎妊娠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均于产前1周内行彩超检查,(5.0<AFI≤8.0cm为临界性羊水过少)。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50例羊水值正常(8.0<AFI≤18.0cm)、无妊娠合并症、单胎、足月妊娠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平均(28.64±3.23)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3±0.64)周;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平均(29.12±3.12)岁,孕周38~40周,平均(39.45±0.45)周。两组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临床可比性。

1.2病例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21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应排除,孕周不足37周的孕妇应排除,有妊娠合并症如:前置胎盘,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等症状的孕妇也不作为研究的对象。

2.方法

2.1羊水指数(AFI)测定

所有病例分娩前一周行彩超检查,测定羊水指数。测量羊水指数时,以孕妇脐水平线与腹正中线为标志,将羊膜腔分为四个象限,测定各象限最大羊水暗区深度,所测值相加所得即为羊水指数。

2.2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

孕妇取半卧位,一个探头放在胎心音最强处,另一个探头放在宫底3横指处标记宫缩压力,孕妇感觉胎动时,手动按钮描记。连续测量20分钟。NST反应型指胎心监护20分钟中,应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大于15bpm,且持续时间大于15秒。若与之不符则称为NST无反应型。

2.3脐动脉S/D比值测定

脐动脉S/D比值指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正常情况下,随着妊娠期的进展,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逐渐加快,血管阻力逐渐减小,S/D值逐渐减小,若脐动脉S/D>3.0,则视为脐血流值异常

2.4羊水污染判定

污染分为3度:羊水呈浅绿色、半透明为羊水1度污染;羊水呈深绿色或黄绿色为2度污染;羊水呈棕黄褐绿色、粘稠糊状、量少为羊水3度污染。

2.5新生儿窒息判定

通过对新生儿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及对刺激的反应等五项指标评分。五项指标每项2分,共10分。得分8到10分为正常,4到7分为青紫窒息,0到3分为苍白窒息。本研究以新生儿生后1分钟的评分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2.6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

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即口周青紫,口吐白沫,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肺部细湿罗音等。

2.7分娩方式

通过分析临界性羊水过少与正常分娩、选择性剖宫产、急诊剖宫产和中转剖宫产四种分娩情况之间的关系,判定临界性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状况。另外还分析潜伏期延长、持续性枕后位及胎儿窘迫等中转剖宫产原因与临界性羊水过少之间的关系。

3.结果

3.1NST试验

观察组NST无反应型发生率为17.5%;对照组NST无反应型发生率为5%。观察组NST无反应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使NST无反应型发生率增加。

3.2S/D比值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比值无显著性差别(P>0.05)。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对S/D比值无明显影响。

3.3羊水污染情况

观察组1度污染率为7.50%,2度为5.00%,3度为33.75%;对照组1度污染率为8.75%,2度为3.75%,3度为8.75%。两组不同等级羊水污染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羊水3度污染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羊水3度污染有关。

3.4新生儿窒息

观察组评分8.88+0.33,对照组评分8.94+0.24。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新生儿窒息无关。

3.5新生儿肺炎

观察组发生率3.75%,对照组发生率1.25%,两组新生儿的肺炎的发生率都比较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

3.6分娩方式

观察组正常分娩的比例为27.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3.75%,且观察组选择性剖宫产、急诊剖宫产和中转剖宫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4.讨论

羊水生成在妊娠16到18周后,重要来源是婴儿的尿液,妊娠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多数学者认为,孕晚期羊水过少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功能低下,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肾血流量减少致胎尿生成减少使羊水减少。足月妊娠随着孕周的增加或其他病理影响如妊娠期高血压、ICP等均可导致胎盘功能低下,引起羊水过少,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重要信号。因此,在围产期如观察到孕妇宫高、腹围、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有子宫紧裹胎体感者应及时进行B超检查,如B超发现羊水进行性减少则应加强胎心监测。通常妊娠42周可能出现各种检测异常的结果,孕周大于41周羊水过少发生率也明显高于41周以前,故应重视并积极对延期妊娠的孕妇进行各种监护与处理,争取减少甚至杜绝过期妊娠。另外,羊水过少在临产时可能会因脐带受压或产时宫缩直接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而至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剖宫产可避免分娩发动后子宫收缩对胎儿的影响,快速解除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因此羊水过少病人剖宫产是处理羊水过少较为安全的措施。如经阴道试产,临产后宜及早破膜加强胎心监护及产程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改为剖宫产而不应过度试产。一般孕妇的年龄越高、工作压力越大,羊水过少的发生几率就越高,因此,提倡妇女要注意休息,加强产前监测,减少羊水过少现象发生。

结语:综上所述,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与产前NST无反应型发生率的增加、羊水污染、非正常分娩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羊水过少的孕妇,应加强产前监测,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提高产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侯玉琼.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临床价值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329-330.

[2]陈昌谊.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与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3):422-423.

[3]闫景萍.72例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