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冷敷贴治疗留置针患者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医用冷敷贴治疗留置针患者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唐春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

摘要:目的:探究医用冷敷贴治疗静脉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发生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硫酸镁湿敷,实验组患者接受冷敷贴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观察时间为1d~5d,5d后无效者更改治疗方案。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好转率、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冷敷贴治疗的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总满意率,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冷敷贴;留置针;静脉炎;

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措施,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但是如果输注时间过长,输入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常常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引起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本文通过对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发现医用冷敷贴对静脉炎有消肿、止痛,冷疗的作用,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7年8月~2018年2月住院患者使用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55±3.5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45±3.15)岁,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美国静脉输液委员会(INS)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标准中静脉炎分级标准。(2)皮肤溃烂感染、破损者。(3)排除婴幼儿及孩童。(4)对硫酸镁无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硫酸镁治疗,将硫酸镁粉按照50%浓度比例用蒸馏水溶解后用无菌纱布浸湿拧至不滴水时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观察组:患者清洁皮肤后将冷敷贴外包装撕开,用镊子将敷贴取出,贴于患处皮肤保留30分钟,每日两次。连续治疗5-7天,观察效果。

1.3疗效标准显效:局部红、肿、疼痛消失,硬结的血管变软,弹性恢复,堵塞的血管再通;有效:红、肿、疼痛等局部症状减轻,硬结周围组织血管部分变软,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或者治疗7天以上显效者;无效:症状未见好转。[2]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具有显著差异(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静脉炎的治疗的临床上有很多方法,最多采用的是传统的50%硫酸镁纱布湿敷,但由于硫酸镁液浓度配制有时不准,湿敷时纱布上水分会蒸发,护士需要定时往纱布上浇药液,以保持治疗效果,导致工作量增加。患者活动时外敷的纱布容易脱落浸湿床单衣物,影响患者舒适度,往往影响治疗效果,而对于医用冷敷贴的使用,由于其本身具有透气性好并含3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因其高渗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炎性水肿,其中含的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痉挛,镁离子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三磷酸腺苷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的电位,消除粘膜水肿。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同时冷敷贴具有冷疗作用,黏贴在皮肤上,可产生凉的感觉,可缓解因炎症产生的热痛不适感。冷敷贴有一定粘性,,贴在皮肤上可随意活动,不会自行脱落,增加了患者舒适度,乐意接受治疗。并且冷敷贴独立包装,干净卫生,撕开及可使用,方便护士操作,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华,慈辉医用冷敷贴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7(5):1752-2095.

[2]李连多.大黄湿敷静脉炎护理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8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