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中医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娟芝

湖南省道县中医院4253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呼吸内科中的常见疾病,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且会继发为呼吸衰竭或肺心病的疾病,受气候和感染影响,会加重患者病情,该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且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1]。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伴有血丝、疲乏消瘦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也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既往研究证实,中医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本研究给予44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肺疾病学组的COPD诊治指南标准[2],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3.5±7.3)岁,病程6~8年,平均病程(7.0±3.1)年。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5±6.7)岁,病程5~9年,平均病程(7.0±2.8)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呼吸道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中医护理主要从饮食调养、辩证施护、中医养生宣教、康复训练以及中医理疗等方面实施护理,护理方法如下:

辩证施护: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采用中医理论实施辩证分析,若患者七情内伤,则给予心理疏导,若患者饮食不佳,则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给予不同饮食指导,并将饮食和药物有机结合,若患者六淫侵袭,则帮助患者驱邪扶正。

中医理疗:给予患者推拿、针灸、穴位敷贴等理疗辅助治疗,取患者内关、脾俞、天突、中极、气海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min,患者主诉以酸胀感则停止按摩,1次/d,15min/次。

中医养生宣教: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文化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普及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如睡眠、运动以及饮食等,嘱咐患者多食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纤维食物,禁食辛辣、油腻食物。

中医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嘱咐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呼吸功能锻炼、上下楼、八段锦等方法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参照SGRQ评分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分值越高,则呼吸功能越好[3];参照6-MWT评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方法,若患者在6min内步行距离越短,则心肺功能越差[4];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肺部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GRQ、6-MWT分值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SGRQ、6-MWT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GRQ、6-MWT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中的常见疾病,病情严重者可继发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膨胀,导致肺脏组织降低,由于该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因此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目前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赖控制呼吸道炎症反应,单纯药物治疗,虽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无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会涉及多个脏器,而机体与各个脏器密切联系,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为理论,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融入护理当中,形成中医护理体系[5]。

中医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为“肺胀”范畴,且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平时有咳、痰、喘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多因外邪侵入,外邪伤及肺部,因肺内夙痰结合,阻塞呼吸道,肺为脾之母,子病则盗母气,导致脾气亏损,又因脾主运化,脾遭病变,则水液停滞,则加重肺气肿,久之,伤及肾脏,肾虚则不能摄水,因为阳虚水乏,最终形成肺心病[6]。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传统护理无法达到预期护理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医护理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是将整个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结合,形成有特色的综合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恢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通过从饮食调养、辩证施护、中医养生宣教、康复训练以及中医理疗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以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GRQ、6-MWT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FEV1占预计值以及FEV1/FV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可证实中医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呼吸功能以及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雷淑琴.中医整体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3):122-123.

[2]黄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173-175.

[3]庄爱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88-189.

[4]范转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全面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66-166.

[5]吴晓晖,周庆伟,覃一珏等.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234-234.

[8]钟小莉.中医护理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5(20):4781-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