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简述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黄琦

关键词:生态理念;居住区;规划设计

自工业革命后人类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人们更加便捷。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提出了自然生态理念。自然生态建筑追求生态学推崇的绿色、环保、健康。要想把该理想实现,就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在规划居住区的过程中使用自然生态理念要求不破坏自然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融合建筑、生活和自然,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自然生态理论使用于居住规划设计中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生态住宅概述及其特点

生态住宅又称为绿色住宅,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对生态住宅有尝试性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能源价格上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人们对生态住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态住宅小区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入发展。它更加密切的联系周围环境与其他单体住宅,又能将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主题,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从更深入的意义上说,它对社会的好处还有以下4点。

(1)节约土地资源。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对粘土实心砖的依赖,间接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2)节约水资源。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各大城市甚至出现过水荒。绿色生态住宅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各种污水,把污水变成中水,用作浇花、洗车、冲厕所。当然,生态住宅的水资源利用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利用,而是自成一个循环整体,从本质上节约水资源。

(3)利用光学资源。住宅采光设计是生态住宅的另一个重点,优良的采光性,可以减少对电能的依赖。如太阳能的照明热水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

(4)对垃圾的处理更加环保。对垃圾的分类,是属于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范围内的,与业主息息相关。发达国家早就将垃圾分为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类回收处理。就地处理垃圾,能极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化废为宝循环利用。

2.生态型居住区概述

2.1生态型居住区的内涵

生态型居住区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以生态技术为主要手段,在建设和使用生态型居住区的过程中减少浪费资源和损害环境,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健康的、舒适的人居环境。和普通居住区相比,生态型居住区通过住宅单体的生态化和居住环境的生态化体现生态型,因而生态型居住区需要尊重和体现自然规律,符合人性化设计要求,实现优化居住条件的目的。

2.2生态居住区的特点

生态型居住区内部属于完整的生态系统,居住区内部的要素既是单独的运行机制,又能与外部生态系统良好对接,满足居住区内居民和环境的生存。生态型居住区不仅满足居民对亲近自然的要求,居住区内的自然环境与建筑群相互融合,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映衬,自然要素和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生态型居住区具有社会和谐型特点。城市居住区是社会基本单元,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生态型居住区也需要满足传统居住区的社会性属性,提供配置丰富的服务和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要求,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进居民间情感交流,实现居住区及其居民长远发展。生态型居住区需具有经济高效与健康舒适相统一的特点。经济高效是指居住区内各要素运行对资源的消耗更好,对环境的危害更小,甚至对环境无害。如生态型居住区内应配置物质和能源供给系统,实现高效无害处理生活废水和生活来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

3.生态理念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布置规划

生态理念下的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首先做好的是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的布置和规划,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工程现场的基地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可能涉及到的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要在了解工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居住区的自然架构和人工架构的规划设计,在自然架构方面,要把握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等,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不同的居住区类型。在人工架构方面,要合理布置人工要素和外在环境资源,设计出合理的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布局,确保居住区外环境功能区划合理、景观自然美观且内外交通便利。

3.2做好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作

生态型的居住区应做好雨水收集利用工作,以更好地维护水环境的平衡。城市化发展促使建筑的密度越来越大,不透水的地面面积逐年增加,天然的排水系统不断缩减,造成资源供需不平衡、城市市政系统压力巨大等问题,最终导致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是居住环境中的不可忽视的因子,水景同绿化的结合才能构建出居住区好的自然环境,而好的水环境能够在生态居住区中发挥出作用。雨水收集利用是对小区内屋顶、绿地、道路等不同表面产生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与利用。首先在雨水收集方面,除了采用铺设透水砖,减少地表径流以及通过植物减慢地表水流速度,增加水回渗地下的机会以外,还可以利用雨水斗或雨水口等在屋顶或绿地内进行收集并进行过滤;其次加强对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的收集利用,主要是在建筑内设置污水与废水两套水管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地下的污水无害化厌氧处理池进行处理与利用;生活废水可通过人工湿地的方式进行处理,利用人工湿地中的沙石与植物对废水净化,得到的中水可用于绿地灌溉、洗车以及厕所用水。

3.3注重居住区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住区,我们可以把一个城市居住区环境看作为“小城市”,规划居住区不仅涉及整体规划还涉及设计建筑和景观,在城市设计中适用的手法在设计居住区景观的时候同样适用。设计居住景观的时候,要重视城市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在城市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保留城市特色。

结论

以人为本是生态居住区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设计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生态学理论,切实的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如今使用于居住区设计中的几技术还有一定的难题,如技术有待完善,造价较高,效能较低等,这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居住区设计规划并不仅仅是对其景观进行简单的设计和绿化,更是宣传区域文化、传递人文精神的阵地。国内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设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设计手法越来越科学、多样,但是我们要坚持其前瞻性、科学发展性。在国内生态理念的居住区规划具有广阔的市场,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谭永超.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情感空间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强紫媛.西安明城护城河景观带规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王庆.基于生态理念的居住区绿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