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估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超声评估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的分析

聂建胜

汩罗市人民医院湖南汩罗414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患者共5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分别在空腹、饱腹、饮食250ml及饮水500ml后进行仰卧位及右侧卧位进行胃窦界面超声检查。对比不同检测体位下的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结果差异性,并分析胃部不同进食状态下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仰卧位检查所得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数值,右侧卧位检测所得数值更接近于患者实际数值(P<0.05),且当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时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为最小,饱腹状态下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为最大,且随着饮水量的不断增加,其胃部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出现逐渐缩减的变化趋势。结论:在胃窦截面超声检查中可通过右侧卧位的检查方式,有效观察患者胃部排空及进食情况,并可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患者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的有效观测检查,为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实施提供基础。

【关键词】超声;胃容量;胃内容物;评估效果

食物反流是临床治疗、护理中较为常见的患者误吸症状的主要发生诱因,且随着近年来对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由研究指出胃部内容物反流的发生与胃内容物体积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可随着内容物体积的增加不断加剧反流风险,特别是对于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患者而言,胃内容物反流情况的出现,则可在麻醉状态下增加患者误吸及死亡风险,故做好对患者术前胃容积及内容物性质的测定,对于手术麻醉方案的选取及麻醉安全性的确保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中对于胃容积及内容物性质的测定,常用方法有核素法、胶囊内镜等检查方法,但对于部分急诊患者而言操作过于繁琐,用时较长,不利于手术的早期实施,故需结合林场实际选选取更为便捷的检查方式进行胃容积及内容物性质[1-2]。因此,为观察分析超声在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患者共5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58例患者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最大者71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46.53±4.25)岁,身高154~186cm,平均(170.23±5.47)cm,体质量41~95kg,平均(68.02±3.95)kg。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均在详解本次研究内容后确认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1)排除妊娠期女性;(2)排除合并恶性胃部肿瘤、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者;(3)排除合并胃部手术治疗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分别在空腹、饱腹、饮食250ml及饮水500ml后进行仰卧位及右侧卧位进行胃窦界面超声检查。

患者进入检查室,先询问其进食情况,确保患者可现在空腹状态下接受检查,先采用低频超声模式对患者胃窦、胃体及胃底情况进行探查,其后根据超声影像结果对胃内容物性质进行探查,其后将超声探头置于上腹部中线偏右位置处,取矢状面平行位,以肝左叶、胰腺、腹主动脉为定位标志,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超声探头后测算胃窦截面,并对前后轴径和头尾向径进行测算,建立模型,测算胃窦截面积[3]。

胃窦截面积测算公式:(冠状面直径×矢状面直径×π)/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检测体位下的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结果差异性,并分析胃部不同进食状态下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变化情况。患者均在2天内接受随机检查两次,根据两次检测结果平均值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各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较于仰卧位检查所得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数值,右侧卧位检测所得数值更接近于患者实际数值(P<0.05),且当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时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为最小,饱腹状态下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为最大,且随着饮水量的不断增加,其胃部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出现逐渐缩减的变化趋势。详见表1及表2。

表1不同体位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数值对比()

表2不同胃部状态下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变化分析()

3讨论

胃内容物反流所致误吸是围手术、麻醉期间的一类严重并发症类型,死亡风险较高,此类情况的发生与麻醉后中枢神经抑制下人体气道的误吸自然反射预防机制,故术前准备中均需要患者空腹,但部分急症患者无充足时间进行术前准备,则需采取相应检查方式对其胃容量及内容物性质进行评估,合理选取麻醉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仰卧位检查所得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数值,右侧卧位检测所得数值更接近于患者实际数值(P<0.05),且当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时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为最小,饱腹状态下的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为最大,且随着饮水量的不断增加,其胃部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出现逐渐缩减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超声检查在胃容积及内容物性质检查中的应用,可通过对患者胃窦截面截距、胃容量检测数值以及胃窦截面面积与胃液体积变化情况的检查评估,实现对其手术麻醉后误吸风险的有效评估,且相较于核素法、消化内镜检查等方法,无辐射伤害及侵入性伤害风险,重复操作性高且操作简便,可在各级医院中进行推广应用[4-5]。

综上所述,在胃窦截面超声检查中可通过右侧卧位的检查方式,有效观察患者胃部排空及进食情况,并可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患者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的有效观测检查,为患者手术麻醉的安全实施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诚,陈以建,黄桂明,等.麻醉医师主导床旁超声检查在评估急诊手术患者胃内容物与胃排空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19):21-22.

[2]兰岭,唐帅,崔旭蕾,等.床旁超声测量胃内容物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01):118-122.

[3]杨余.超声探测小儿术前禁食禁饮后胃排空情况的临床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7.

[4]蒋卫清,陈利海,谢欣怡,等.床旁超声快速评估胃内容物及容量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01):91-94.

[5]刘平,干卓坤.超声评估胃容量及胃内容物性质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04):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