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作框架优化教学效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构建协作框架优化教学效能

王连香

江苏泗阳县众兴二中王连香

备课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备课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提高备课教学的质量,我们语文备课组形成了两组教学实效方案,即《“心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教与学整体功能高效性》。在这两种方案的指导下,备课组强化了如下两方面的协作:

一、师师协作

备课组全体成员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精诚协作,共同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共同加强理论学习,共同讨论研究教学大纲,集体备课,互相评课,真正做到脑力资源共用,教学成果共享,教学水平和能力共提。

1.资源共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深知要想高质量地提高45分钟效率,首先要备好课,而各人的教学水平,时间,精力有限,看法不尽相同,因而为了集百家之长,取众人之优,我们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研究大纲,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其他人同时出谋划策其具体思路是:

首先大家按照分工要求,个人独自精心设计1-2课教案及练习,其次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大家坐在一起,各人说各自备的课,说课既要说内容,更要说方法,其他人同时出谋划策。如我们在初一年级组采用《教与学整体功能实效性》中的教学模式,在优化学习方法上入手。其具体做法是:

⑴布置学生预习——课前自学

⑵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认真听讲,表演对话

⑶自由研讨,启迪思维

⑷当堂掌握,及时复习

⑸自主学练,独立作业

⑹解疑释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⑺及时小结,举一反三

⑻主动学习,加强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2.能力共提

教研组在订计划时已安排好每人公开课时间,每个人都应该上好自己的课,听好别人的课。听课后,互交流评课,既要说出闪光点,更要说出不足,这样听课人受益匪浅,上课人也得以促进。有时学校派教师到兄弟学校搞教研,回来的同志也应主动上一节示范课,把好的方法,经验传授给他人,做到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师生协作

师生协作首先要做学生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备课组成员以心理教育为切入点,构建“心育—智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激发兴趣

《“心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从激发感情方面来说,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它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从明确目的方面看,让学生明白,当代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身心发育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冲突不善处理,他们要在心理方面明白学习语文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为了交际,方便学习,工作。从教学方面,我们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会学善学。我们还善于创设一定情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情趣。

2.改变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的正确与否对学生的自信心,能力培养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改变了过去只重题量等形式方面的做法,紧紧围绕这样几个方面来评价:

⑴科学性: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了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考查语言知识和形式,更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

⑵导向性:评价既注重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过程,引导学生认清“练”(作业)与“会”(应用)的关系,懂得“练”只是手段,“会”才是目的。从而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操练,进而学会应用获取学习的真谛。

⑶多样性:作业布置多样化,评价的方式同样要多样性。我们改变了单纯的以教师评价学生,确定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让学生有自主权,内容,形式可由学生定。

⑷可行性:我们评价作业简便易行,改变单纯由教师检查作业,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例如《教与学整体功能实效性》中,让学生依据大纲选用《阅读训练材料》等语文教材,就在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以上师师协作,师生协作这两种方案的渗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成绩均有了较大提高与改善。

当然,这两种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实施,并且在实施中得以完善,我想,通过全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