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如何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如何去教学

周亚莉

周亚莉

(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江苏姜堰225500)

中图分类号:H3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000-0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中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英语

学习经验,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通过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能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但是长期以米,教师对如何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困惑已有了解决的途径。因为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料产生巨大的变革。专家预测,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将预示着一个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网络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训练有机整合,已成为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当然,使学生学习的真正动机是认知的兴趣,这是最直接、最稳定、最活跃学习动机,网络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同时根据我的实践,我想从一为什么要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二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来谈谈英语阅读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当前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一日千里的发展事实,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信息社会对人类的学习现象和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与挑战。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或对信息网络这样的变化无动于衷,固守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

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最终被快速进步的社会淘汰;或认真思考网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调整白己的观念与行为,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网上资源信息的巨增,阅读和处理信息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网上阅读能力是扩大知识面适应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实现阅读多元目标的需要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适应各种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直接目标);还要磨练与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间接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际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身心优良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潜在目标)。

首先互联网把英语置入了一个国际语境中网上82.3%的信息是用英语编写和传播的,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到实际使用中的活生生的英语,不需身临其境便可以在那个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下学习目的语。学生在参与网上的教学活动中能感受到生动逼真的焦急情景,做到在真实的语境中学到语言。互联网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可以考虑到不同进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的个别差异,营造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

三、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网络是一所巨大的资料库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加工、存贮与利用信息资源,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较多是建立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也就是说,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可得天独厚,网络的资源具有:

1.广泛性

类型多样,内容全面。网上资源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看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等。可以肯定它运用语言涵盖了中学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共享性

检索快捷,方便整合。网站一般都有中英文材料的主题或关键词搜索。这些资料可构建材料组,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

3.即时性

材料鲜活,更新方便。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阅读材料往往陈旧、过时,而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如学习到The01ympicGames(Unit10,SEFC1A)时,可以在http://www.olympic.org上找到奥运会的新闻及背景知识,还可以在http://www-beijing一2008.org的English版选摘北京申奥的具体进程;再如NewYork(Unit13,SEFC3B)中有大量的篇幅谈论双子塔,教师可从美国相关网站上找出“9·11”事件的报道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

4.层次性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使学生能按自己的程度进行学习。可以说,网络上的资源不仅满足教师教学所需要的人量的资料和信息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大大方便了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它预示着英语教学走出课本将成现实。

四、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1.实施任务驱动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串讲式”,它的优点是容量大、主题集中,缺点是学习者十分被动,思维参与量小。根据TBL(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task)来交代每次阅读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作出解决任务的构想(planning),最后由学生给出汇报(report)。同一语篇应用的任务应当是多时机、多层次的,应当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可以形成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的阶梯式的任务链。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于阅读材料往往难度高于教材,学生通过思考、合作、竞争,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2.训练阅读技巧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理解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一个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编码(encoding)”过程,而读者阅读材料实际是从辨认文字开始对文学、语义、修辞进行“解码(decoding)”的过程。“解码”过程的时值与阅读效率成反比。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训练阅读技巧:

1.学会搜寻信息

给学生一些关于细节性的问题,如:HowmanytelephonecallsdidMr.Smithreceiveinthemorning?鼓励学生通过略读(skim)或是跳读(skip)迅速搜寻答案。

2.学会猜测词义

阅读材料中的生词是影响读速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重组材料时应有意设计生词障碍。它们既可以是根据上下文或是构词法可知意思的词,也可是仅能猜到词义的类别,但不影响全文理解的词(如花卉、动物的专业名等)。

3.学会识读图表

图表是一种承载信息量较大的常用语言形式,全部读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设计分类统计或是数据分析的任务,要求学生迅速定位查询,说出结果。

4.培养分析能力

阅读当然不仅仅是个“解码”过程,它还是一个运用经验的“图式(schema)”来完成语义领悟的过程,因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并根据自身的体验来探索作者的体验,做出某方面的评价与判断。

教师通常可从四个方面设计阅读任务、引发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1.给出(或选出)材料的主题(subject)或标题(title)。

2.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intention)与情感倾向(tendency)或态度(attitude)。

3.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1ogicalconclusion)。

4.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进行适当的评价(eval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