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症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妊高症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估

王菊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心卫生院山东聊城252124)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237-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机体免疫、子宫原胎盘供血及血管内血管收缩期舒张因子有关。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肾衰竭、脑血管意外,甚至出现母婴死亡。妊高症是妊娠期间特有的以高血压为主的综合症,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在9.4%~10.4%,多数病例在妊娠期间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水肿,分娩后即消失,多数出现在妊娠晚期,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会导致母婴死亡。其高危因素为:初产妇与年龄过小或者超过35岁的产妇。肥胖、慢性肾炎和营养不良或者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者。孕妇特别是初孕由于没有怀孕的经验,所以对于高血压影响胎儿营养及病情的发展有所顾虑。孕妇的精神过分紧张或者受到某种刺激导致中枢神经紊乱以及血压升高的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其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宁、失眠、头痛、倦怠乏力、脾气暴躁、易动怒等。经医学证实,焦虑最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对高血压病的治疗非常不利。因此及时地做好心理安慰,消除她的思想顾虑和焦急情绪,针对不同的状况开展不同的心理辅导最为重要[l]。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亦尤为重要。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对妊娠高血压综妊高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自2013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住院并分娩的产妇60例,所有产妇均依据妊高症诊断标准诊断,即产妇孕前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既往肝、肾功能正常,在妊娠24周后血压升高,并伴不同程度的水肿和蛋白尿,甚或出现持续性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抽搐或昏迷等症状。产妇年龄23~35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24例;轻度妊娠高血22例,中度31例,重度7例。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产次等基本方面,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心理干预方法

1.2.1妊娠高血压其主要病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故随着妊娠时间的进展,导致其全身脏器以及胎盘缺血,进而诱发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在临床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从而导致多数孕妇为初产妇,其对妊娠充满恐惧,对妊娠高血压充满顾虑,在心理护理中,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分娩常识的介绍,并关心患者,使患者知道分娩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并对患者进行鼓励,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患者进行讲解,了解其感受,从而消除孕妇的恐惧以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支持度,从而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包括通过听轻音乐或者观看电视节目来放松,也可指导丈夫对产妇进行适当的按摩,如按摩额头、腹部和双手,保持适合的力度,不宜过重,通过关心和鼓励的言语行为,满足产妇的生理需求,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协助大小便,同时应注意遮盖患者。

1.2.2婴儿娩出后,通过母婴之间的皮肤接触,让产妇的心情更加放松和释放压力。经过分娩期的产妇要经历不同的感受:高涨的热情、希望、高兴、满足感、幸福感、乐观、压抑及焦虑。分娩后,产妇在自己对生育母亲的角色方面与现实可能产生巨大的落差,有部分产妇因为分娩后,生理性的排空,心理感到空虚,或因为婴儿的体貌与自我想象的差别过大,产生失望、情绪低落,也有产妇在生育后受到外界的压力、责备、自我承担责任的心理压力增加,感到恐惧和焦虑,或者是怀孕期家人和丈夫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婴儿身上后,产妇的心理落差大等,均可能产生心理上的严重波动。因此,需要针对产妇分娩后的具体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给予心理干预和鼓励。首先需要指导产妇在分娩后的身体和心理恢复,消除疲劳的身心,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产妇在哺育婴儿的信心;做好母乳喂养的辅导,指导产妇的膳食。妊高症患者因使用硫酸镁产后易发生宫缩乏力,阴道流血量较多,需要严密监测子宫复原的情况,定时按摩宫底、测量血压,使其因为得到关怀而放心。同时注意体温监测,加强会阴护理,防止逆行感染。根据病情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促进下肢及盆腔的血液循环,加快恶露的排出。

2.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Zh出血量、住院时间、子痈及产时并发症(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2.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两组产程24小时动脉压干预前平均动脉压为36.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多数自我效能感较低,这可能与担心疾病、对疾病认知不足等有关。而产妇负性情绪不利于血压控制,为此需通过心理调整干预等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分娩自我效能感。对妊高症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心理护理,从早期的孕检开始直到孕晚期、分娩直至产后,心理护理及干预都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近年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进行系统的评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并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和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培养等,使患者能够有效识别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而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l]单玉云综合护理干预对中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焦虑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125.

[2]苏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2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5-16.

[3]刘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阴[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l):137-138.

[4]程东雁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预后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