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定绩效指标量化配电运检考核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科学设定绩效指标量化配电运检考核探讨

朱逸飞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214000)

摘要: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对配电运检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上的检查与评定。从而激发配电运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绩效分析的方式帮助配电运检工作人员发现在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此提升工作质量。本文从绩效管理操作步骤、绩效管理的内容及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绩效管理;配电运检;指标

前言

为促进配电运检工作的高效进行,遵循按劳分配的工作准则,根据工作业务成绩及所产生的贡献大小来划分工作,还需要制定完整的配电运维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以此为依据,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对员工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帮助配电运检工作人员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进,以此提升配电运检的工作质量。

1、绩效管理内容

1.1考评标准抓量化

从配电运检工作指标上来看,可以将其分为目标任务指标和减项指标这两种指标形式。目标任务指标是绝对量化和相对量化的结合,通过目标任务指标对配电运检工作中故障跳闸、设备巡检、电压、线路损坏等工作内容实行量化,并对员工进行绩效评定。而减项指标则是对配电运检工作进行逐一评定,从不同的工作步骤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效益进行绩效评定。

1.2绩效管理重三效

为确保绩效管理合理有效的实行,对配电运检工作人员的考核要做到对时效、成效、人效的重视。重时效就是指制定每月考核、每周例会的体制,以确保对员工每日工作进行实时汇报;重成效就是利用量化的考核指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益;重人效是指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制,以提升配电运检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从而提升整个配电运检工作组的效益。重视以上几点,以保证绩效管理的合理进行。

2、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

2.1破解绩效管理的“三大问题”

绩效管理在实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观念问题、组织保障问题、操作技术问题这三大问题。基层员工观念较为保守,组织保障不足,技术能力不够,管理水平不高,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绩效管理无法有效实行,对此需要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1)解决观念上的问题,转变奖勤罚懒的传统观念,正确认知绩效管理的内容,通过对配电运检工作人员的业务成绩、工作效率及工作能力这三方面进行绩效管理,多方面进行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从而提升工作业绩;(2)解决组织保障上的问题,解决运检管理人员说了算的错误认知,将运检工作责任到每个人身上,做到极大程度上培养员工技术能力,管理层人员需要根据每年的具体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指标的改善,确立合适本年度发展的绩效考核指标;(3)解决操作技术水平的问题,将绩效管理与企业年度目标及月度重点工作相结合,突出绩效目标的重点问题,确保考核量化,增加绩效成果方面的沟通,对考核内容不加以公开,及时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升工作效益。

2.2设置切实可行、方便操作的指标

设置切实可行、方便操作的指标,可以从指标来源和指标量化方法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得出以下两点措施:(1)指标来源进行细致考察,如年度工作目标、企业管理层人员绩效等方面,根据不同的来源,及来源的重要性,制定相对的绩效评分;(2)对于指标量化的方法可以从“绝对量化”和“相对量化”两方面进行分析,绝对量化主要注重的是规范问题,相对指标主要注重的是细致划分问题,利用量化的手段,将量化落实到各项指标。绝对量化具有可定义、可数字化及不产生歧义这三个主要特点,但在实际的工作考核过程中,依旧需要利用有效的规范手段进行对指标的量化实行。而相对量化是对不具备数量关系的数据进行考核,利用细化和概念转换的手段进行目标量化处理,再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绩效考核。

2.3减项指标的设定

减项指标是针对配电运检工作组管理不够严谨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将责任到配电运检工作每个员工,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绩效管理工作成功实行,使得考核制度更完善。

2.4依托各项生产管理控制平台,提升考核的标准行和时效性

从生产实时控制管理系统、监测管理系统、PMS系统中,对各项生产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取各项指标数据,以便对配电运检人员及各项细节问题进行跟踪考察,从而确保考核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保证在考核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调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

3、绩效管理的特点

在配电运检过程中,利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进行评定,促使工作更科学、公平的分配,使得配电运检工作中的绩效考核更规范,而配电运检绩效考核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配电运检考核指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系统性,其关联着企业年度工作目标,可以直观的表现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绩效考核,激发配电运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及时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益;(2)根据积分的形式更改绩效考核的目标,从极大程度上,提高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对考核过程和成绩不加以公布,只做私下交流的依据;(3)促使考核工作更真实,有依据性,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考察,以得出最真实有效的绩效成果;(4)有助于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促使绩效成果更具体、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利用考核结果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5)利用绩效考核提升员工的工作水平,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益。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在配电运检工作中,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配电运检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上的检查与评定。依靠各项生产管理系统,有助于绩效管理体制的各项流程的工作更方便,促进了绩效管理体制的创建和有效实行。并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对配电运维工作的各项环节进行评定。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的成果,进一步规范配电运维工作的基本技能,调动员工对工作积极的态度,提升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体制的认可度,促进工作人员的观念改变,以提高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饶军鹏.科学设定绩效指标量化配电运检考核[J].2015(08).

[2]沈开辉,曾志洪.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2014(09).

[3]张海涛,刘方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