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乳腺观察增生中医治疗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45例乳腺观察增生中医治疗临床体会

匡君

匡君沈阳市浑南新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168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45例乳腺增生的患者采用自拟“消乳汤”治疗。方药组成:瓜萎30g,鸡血藤15g,当归、郁金各15g,生牡蛎20g,浙贝母15g,橘核30g,海藻15g,昆布15g,丝瓜络20g,青皮10g,甘草10g。结果:痊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乳腺增生消乳汤

乳腺增生是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发病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的名称颇多,如“乳腺结构不良”、“乳腺病”、“乳腺纤维性囊肿病”等。中医统称为“乳癖”,是指肿块位于胁肋下易被发现之症。始见于《外科正宗》,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垂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诸病源候论》谓:“癖者,癖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医宗必读》指出:“癖者,僻也,内结于隐僻,外不可见也”。其临床特征是乳房疼痛和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推之移动,一般于经前加重,经后减轻,并随情绪的喜怒变化而消长,往往经久不愈,给病人造成很大心理负担。一般多为单发,其发病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由于卵巢的功能发生紊乱,体内黄体素减少,而雄激素相对增多,使乳腺导管及乳腺小叶上皮发生随月经来潮而出现增生和复旧不全。我们采用自拟方药“消乳汤”治疗乳腺增生症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5例均为我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在18~49岁之间,其中18~30岁18例,31~40岁16例,41~48岁12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6个月;双侧乳腺增生24例,单侧乳腺增生21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近红外线乳房透视确诊.

1.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1]中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拟定:①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常于经前期加剧;②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一个或数个肿块;③利用乳房X线钼靶摄片、B超检查、红外扫描、肿块穿刺涂片等现代检测手段为辅助诊断,排除其它良性、恶性病变。

1.3治疗方法

主方为自拟方“消乳汤”。药如瓜萎30g,鸡血藤15g,当归、郁金各15g,生牡蛎20g,浙贝母15g,橘核30g,海藻15g,昆布15g,丝瓜络20g,青皮10g,甘草10g。肝郁气滞型加香附15g、柴胡10g;冲任失调型加仙灵脾10g,肉苁蓉10g,首乌15g,熟地12g,鹿角胶10g。

服用方法:一般从前次月经过后开始服药,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连服20剂为一疗程。一般均需治疗两个疗程

1.4疗效标准

参考全国中医第二次乳腺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2]。

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X线钼靶检查示乳腺结构正常;

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以上,乳痛消失,X线钼靶示病变范围缩小;

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不减,X线钼靶示病变范围缩小;

无效:肿块不缩小,反而增大变硬者,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

2.结果

45例中治愈23例(51.11%),显效12(26.67%),有效4例(8.89%),无效6例(13.33%),总有效率86.67%。

3.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女,29岁,已婚,职员。双侧乳房胀痛2年余,经期及情绪异常时加重,经后舒畅时减轻。右侧乳外上扪及杏子大小的结节状肿块,有压痛,活动度好。经期延后,量少,色黯,舌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气滞型。方药:瓜萎30g,鸡血藤15g,当归、郁金各15g,生牡蛎15g,浙贝母20g,橘核30g,海藻15g,昆布15g,丝瓜络20g,青皮10g,香附15g、柴胡10g,甘草10g;水煎,日服2次,每次150ml。连服10剂后,乳房胀痛消失,肿块明显缩小。原方继续服用1月,随访患者半年未再复发。

4.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主要是卵巢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所致。乳腺增生症为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外科正宗》曰:“乳癖,乳中结核,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思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成结核。”根据祖国医学理论,探讨乳腺增生的病理,乳房为冲任二脉,肝经循行之处,受冲任主宰,肝经调节。若七情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郁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痰滞成块、阻塞乳络而成乳癖;亦可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因此,本病治疗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为重。瓜萎、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且瓜萎又利气宽胸;柴胡、青皮、郁金、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生牡砺软坚散结;首乌、熟地、鹿角胶、仙灵脾、肉欢蓉补肾阳益精血,调摄冲任;鸡血藤祛瘀生新,当归活血化瘀;海藻、昆布消瘰消痰;橘络、丝瓜络舒经络、通乳络,直达病所。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化痰通络,补肾助阳,调补冲任,达到乳络通、肿痛消、结块散之目的,则诸症自愈。现代医学发现,柴胡、香附能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从而促进乳腺增生内肿块及纤维的吸收。海藻、昆布含有大量碘,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碘药有助于刺激黄体生成

素的分泌,改善黄体功能,从而调节雌激素和孕酮的比值,并能促进病理产物和渗出物的吸收。

参考文献

【1】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807.

【2】王永炎,王沛.今日中医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0,18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