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徐晓燕

徐晓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

[摘要]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和一系列术后护理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给予行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20(2015)10-134-02

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由于极大多数的肺癌都是源自支气管的黏膜上皮,也被称为支气管肺癌[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肺癌发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吸烟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肺癌的发生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尤其是以男性患者为首。自1933年Graham报道了第1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开始,全肺切除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肺癌的可行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全肺切除术后对患者的机体损伤较大,也常常伴随着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2]。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扫描、临床病理、核磁共振(MRI)及纤维支气管镜等共同确诊为肺癌。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在36~73岁,平均年龄为(52.3±11.1)岁;腺癌5例、鳞腺癌3例、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

1.2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内心界于期盼希望和陷入绝望的冲突之中,令其产生很强的孤独感,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恐惧,具有不稳定性,还要忍受身体上剧烈疼痛的折磨,恐惧心理较强。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初期应热情接待,多使用安慰性语言,缓解患者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利用相关知识给予关心体贴和必要的健康教育,重点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特点及预后情况,耐心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②术前护理

身体评估评估病人一般状态,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包括心、肺、脑、肝、肾系统功能状态及有无远处转移。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丰富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饮食;入院时即告知病人戒烟,向患者告知吸烟的危害及对手术的影响。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道的管理:训练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运动;还可采用吹气球、爬楼梯及雾化吸入的方法来增强肺功能。术前1d进行集体的术前宣教,包括手术的大致流程,围手术期家属需要配合的相关事宜;术前需要患者配合的包括备血、术区备皮及修剪指甲等卫生处置;告知病人禁食10-12h、禁饮6-8h;术日晨须除去义齿及首饰;根据患者的状况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物;必要时康复科介入指导,一对一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③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呼吸波形、幅度,若浅而快,大多是由于术后疼痛所致限制性呼吸困难;若呼吸幅度大而快,>35次/min,则应注意有无呼吸衰竭的发生;如心率>100次/min,血压<90/60mmHg,尿量减少,则需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查血气,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5%。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以利输血、补液速度及量,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59kPa~1.18kPa(6cmH2O~12cmH2O),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全肺切除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应取半卧位或1/4侧卧位,禁卧于健侧,避免垂头仰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障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同时发现各种并发症。放置的引流管平时处于夹闭状态,根据患者的胸内压情况做短时间的开放,一次放液量不能超过500ml,并注意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或气管向健侧移位等情况,观察心脏位置。如证实胸膜腔压力增高,有大量积液、积气,应开放胸腔闭式引流管,排出积液、积气,开放时禁止咳嗽,并有医务人员守护。在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状态下可将床头抬高,即利于引流顺位,同时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也利于呼吸。避免完全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移位,大血管扭曲,导致呼吸循环异常[3]。全肺切除术后,机体的气体交换和血流完全局限在健肺,易致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缺氧,可鼓励患者深呼吸,坐起叩背,排痰可用示指在其胸骨上缘处压向气管以刺激有效咳嗽,常规予超声雾化吸入和给予化痰药物,必要时行持续湿化面罩吸氧,以稀释痰液。有的患者因疼痛,不敢咳嗽,可双手按压伤口,减轻疼痛,必要时止痛治疗。患者术后48~72h应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并进行给氧护理,保持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引起排痰不畅,以改善缺氧状态[4]。全肺切除术后为预防急性肺水肿,一般医生会限制患者液体量的输注,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发生静脉栓塞的概率。

2.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和一系列术后护理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均治愈出院。

3.讨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会较多,因此术前术后科学有效的护理能保证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可以看出给予行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东旭.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59-60.

[2]孙晓霞.23例肺癌全肺切除患者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09:146.

[3]刘淑华.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423.

[4]张艳.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