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

张治平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人民医院748200

【摘要】目的分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选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检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血凝检验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达标组与非达标组。观察血凝试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血凝标本采集、处理与检验人员操作规范性、检验试剂的达标度是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两组患者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情况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视,可以有效提高血凝试验检验精准度,有助于临床对病症的判断,避免耽误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血凝试验主要是血浆当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实施测定。血凝试验检验的目的主要是判断患者有没有血性病症的存在,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规的检验项目,是临床治疗的关键[1]。本次就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检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凝试验检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血凝试验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达标组与非达标组。达标组患者有50例,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龄均在22至56岁之间,平均年龄(36.4±3.2)岁。非达标组患者有50例,男性患者有7例,女性患者有43例,年龄均在21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36.8±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数据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组之间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此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把血液样本进行采集之后,严格进行校正,提高血凝检验结果准确度。此次研究的试剂和仪器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器与配套试剂。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实施检测,且采用适合配套试剂,在制作样本之前要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合格之后再进行样本检测,提高检验结果可靠度。对样本检测程序为:采用抗凝剂和109mmol/L枸橼酸钠实施抗凝处理,所占比例为1:9,使用0.2毫升抗凝剂,增加1.8毫升血液样本,按照3000转/分钟,持续离心十分钟,之后对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实施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检验合格度以(%)表示,行检验。时间指标情况以(x±s)表示,行t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此次研究血凝试验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采集时候不顺利的患者有12例,样本放置超过规定时间的患者有18例,样本当中有凝块的患者有12例,检验工作人员操作不够规范的患者有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4.0%、36.0%、24.0%、16.0%。血凝标本采集、处理与检验人员操作规范性、检验试剂的达标度是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2.2两组患者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情况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

检验人员在实施血凝试验检查的时候,患者需要于空腹状态之下,以降低纤溶酶原、血小板与凝血因子被感染的可能性[2]。但是在血凝试验检验过程当中,检验工作人员必须对各个检验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操作,在检验过程当中发现有标本不合格的显效,需要重新进行采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对患者实施血液采集的时候,要注意压脉带不能够过紧、压迫的时间不能太长,降低患者不舒适感,血液采集的速度必须要控制到相应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气泡[3]。

晁真真[4]等人的研究显示,血液样本采集、处理、检验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性、检验试剂达标性等会影响血凝试验结果。60例不合格的检验结果当中,样本采集的时候不顺利的患者有10例,样本放置时间太长的患者有15例,检验操作不规范的患者有10例,存在凝块的患者有25例。本次的研究与其基本相符,且此次研究发现,检验结果达标组与非达标组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方面进行比较,达标组均要短于非达标组。说明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血液样本采集、处理、检验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性、检验试剂达标性等[5]。

综上所述,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视,可以有效提高血凝试验检验精准度,有助于临床对病症的判断,避免耽误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于风岭.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362.

[2]朱江丽.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70-71.

[3]余旺枝.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401.

[4]晁真真,张粉叶.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2):2313-2314.

[5]刘秋月.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6):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