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陈司锦

深圳市本末度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能够为人们呈现出较为美观的景色,更要求其能够达到赏心悦目、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陶冶人们情操、美化心灵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

前言

在规划与设计居住区景观时,一方面应重视到植物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设计出合理、协调、科学、美观的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方案,使得人们可以居住于更轻松的环境之中,进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预约程度,促使社会可以实现和谐、健康发展。

一、绿化植物对空间分割与渗透的方法

在人们提高对环境重视的背景下,绿化植物已经成为园林构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人们居住区域来说,绿化植物不仅能够起到美化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绿化植物也能够起到对空间进行分割与渗透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效果,下面笔者就详细分析绿化植物对空间分割与渗透的方法。

一是按照几何图形进行分割与渗透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指设计人员基于居住区域大小、规模以及设计核心内容,根据不同空间的几何形状与大小,按照相应的几何图形对空间进行分割,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空间更加明朗(如图一)[1]。二是按照植物颜色与高矮进行分割的方法,该种方法主要依据了不同植物的颜色、高矮情况,基于该区域功能与日后应用方向,如图二所示,通过小草这一绿化植物可以使该区域拥有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的功能。

图二

二、居住区绿化植物的搭配手法

(一)层次搭配手法

分层配置是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手法,通过将不同高度、宽度、疏密程度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使得居住区域能够构成多层次的景观,不仅可以提高人们观赏的直观性,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人们观赏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居住区整体的多样性,避免人们由于看到单一植物而出现疲劳的状态,使得人们对居住区域满意程度更高。

虽然层次搭配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居住区绿化植物搭配的必备方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重视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居住区功能情况,若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则不应配置过高的植物;二是与其他搭配方式的联系情况,只有与季节搭配手法和色彩搭配手法有效联系起来,才能够使得该居住区域一年四季的层次搭配均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求。

(二)季节搭配手法

由于一年四季不同阶段时,绿化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特点,特别是对北方地区来说,季节变化更加明显。因而要想使得居住区绿化植物在随着季节变化的同时,仍能够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绿化植物配置人员就需要借助植物产生的季节变化,改变居住区意境,让人们在观看到花木盛开与花木凋零时都能够产生美的感受。

在采用季节搭配手法时,绿化植物配置人员首先就需要了解到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时会产生的变化[2]。针对一年四季均会保持绿色的植物,配置人员可以将其放置于与居民更近的位置,以起到缓解人们压力、视疲劳等作用。在了解不同植物特点后,配置人员需依据人们居住需求与居住区功能特点,将绿化植物应用于不同区域处,最终使居住区一年四季景色更加美丽,进而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色彩搭配手法

一方面,在不同季节时,相同的植物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特点,以枫树为例,其在夏天会呈现出绿色的叶子,而到了秋天则会呈现出红色的叶子,此时色彩搭配与季节搭配有效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不同植物在相同时间段也会呈现出不同颜色,例如,乔木在秋天时会呈现出绿色,而火炬树在秋天时,其不仅果实会呈现出红色,叶子也会呈现出红色。由此可见,当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植物时,也会参考到植物颜色,此时就会使用到色彩搭配方法。为了提高色彩搭配方法有效程度,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前也需要深入了解该植物主要颜色以及会呈现出的颜色变化情况。除此以外,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人员还需要考虑人们对不同颜色的感兴趣程度,保证绿化植物色彩搭配更加合理。

三、居住区绿化植物品种选择

(一)居住区绿化植物品种选择原则

在选择居住区绿化植物品种时,应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一方面,该原则是指通过选择最合理的植物品种,使得居住区域在前期能够投入更少的支出,在后期发展过程中,绿化植物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使得人们后期投入更少[3]。另一方面,该原则也是指通过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品种,使得居住区周围污染程度能出现明显降低情况,保证绿化效果更加理想,进而减少城市与居住区在处理污染物、污水过程中支出的资金,提升整体生态效益;二是以提升景观整体效果为目的的原则,在选择植物品种时不能过度追求品种多样化与品种单一化,只有从居住区整体入手,参照色彩搭配方法、层次搭配方法与季节搭配方法,合理选择所需植物品种,才能够提升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4]。

(二)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

由于不同地区土地条件与水资源条件不同,若将需水植物种植在水资源较为贫瘠的居住区范围内,在后期生长过程中该类树种则容易出现死亡的不良情况,此时会增加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资金投入,基于此,在选择居住区绿化树种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就要掌握该地区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在全面了解该地区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适合的树种,保证树种成活率较高。其次,在选择居住区绿化树种时,也应尽可能选择耐干抗旱能力较强、抗病还能力较强的树种,在控制前提投入的基础上,使得居住区绿化植物管理成本相对合理。现阶段主要使用了常绿针叶树、落叶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等几种类型的树种。

(三)居住区绿化花卉的选择

若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只能够应用单一的绿色植物,则无法达到丰富居住区绿化植物多样性与提升居住区整体美观程度的效果,基于此,居住区就需要选择相应的绿化花卉。

选择居住区绿化花卉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居住区整体规划情况的分析,了解居住区内部不同位置对色彩搭配的需求,进而从花卉本身颜色入手,划定适合的选择范围;二是对花卉安全程度的考虑,由于居住区人口相对密集,部分居民可能存在着花粉过敏的情况,基于此就需要合理控制花卉类型,尽可能避免选择容易造成人们划分过敏的花卉;三是花卉成本与管理费用分析工作,与树木不同,花卉更需要人们的照看,因此,选择花卉时应尽可能选择容易成活、抗干旱能力较强的花卉,以降低管理投入成本[5]。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工作,居住区景观设计人员就需要考虑到植物颜色、植物高度以及植物品种对整体空间分割产生的影响,通过采取层次搭配手法、季节搭配手法以及色彩搭配手法,遵守居住区绿化植物品种选择原则,做好树种与花卉的选择工作,保证居住区既能够满足人们居住需求,同时能够为人们创造出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缪巧林.居住区植物配置规则及方法分析——以罗源"正祥特区"二期景观绿化项目为例[J].福建建材,2016,(11):57-58+83.

[2]周莹莹.西安地区居住区中绿化配置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孙铭.长春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生态适宜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4]朱双营.重庆主城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肖大威,胡珊.试论岭南居住区绿化配置的科学性——结合中心绿地植物的形态组织和生态组织分析[J].中国园林,2002,(0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