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中文化共生的营造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城市河道景观中文化共生的营造方法

岑光何

贵阳市河道管理处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排涝、水利运输等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供市民休闲娱乐、美化城市等生态功能。本文就城市河道景观中文化共生的营造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河道改造;文化共生;健康河道景观营造

引言

城市河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盛、衰落、复兴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化快速进程当中,沦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河道藏污纳垢,污染严重,一度成为城市所规避的角落。如今,在全球倡导的生态建设理念下,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1城市河道景观的特征

(1)多功能性。相对于其他的城市绿地景观,城市河道滨水区的公共景观空间具备不同的功能性。自古以来,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大多依赖河流。这是因为在河流中具有多样性的功能:河流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饮用水资源;河流是保卫城池的重要手段之一;河流中以及河流附近的生物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航运是重要的货运手段;河流是现代城市重要的维持正常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手段;在城市中穿梭的河流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手段之一。(2)生态服务性。湿地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城市河流。与其它景观空间形式不同,城市河道景观能够有效调节景观环境,能够比其它的公共绿地更有效缓解可怕的“五岛效应”,对于城市河道的周边地区具有更加强有力的生态服务性功能,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环境的污染,并且,也可以更为优势地保护现代城市的自然动植物物种。(3)公众性。城市中最适合创建具有高品质的现代公共景观空间的地区就是现代城市河道以及临河的滨水区。现代城市河道及临河滨水区为人们提供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景观性的场所。现代城市河道的滨水景观不仅仅有舒适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景观空间使用条件,具有非常高的公众参与度。只要通过合适的引导和经营管理,提高在居住人群和游玩人群心中的潜力,城市河道景观便能够产生更加核心的商业性投资价值。

2文化共生与城市河道景观

2.1与城市地域特色共生

尊重城市自然地域环境以及原有的生态基础。在城市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下,要处理好河道景观和地域自然板块之间的关系。改造时要尽可能的保护自然生态景观,把河道景观与自然生态连通起来,将河道空间具有文化艺术性的地形特征作为河道景观设计中的构成元素,在改造中加以利用,体现河道景观的地域特色。利用乡土景观材料体现城市地域风格。乡土景观材料作为人们生存文化的实际表现,具有文化艺术性。木材、石材等乡土材料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把这些材料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上,可以给人亲切感,同时体现城市河道景观的地域特色。

2.2环境行为上,人居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共生

人与环境的共生不仅注重自然生态,更要积极提倡人居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最大的人居活动公共空间,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中间媒介,在规划过程中更要重视合理的规划,来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对话交流,从而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2.3传统与现代文化共生

尊重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是建立在历史之上的,在河道景观改造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同时符合现代环境审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城市文脉的发扬。对于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的建筑以及桥梁等景观,可以采用修复、保护等方式,也可以进行内部的局部结构调整,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整体的景观之中,同时要注意整体景观的文化连续性。借助历史性景观,传承城市特色文脉。可以将历史元素科学提炼,应用在河道改造中,但要避免单一或是直接仿古,应当充分考虑现代的景观发展特点,在景观元素中体现时代性,同时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历史景观建筑进行改良,做到既尊重传统文化,又实现尊重现代文化。

2.4与时代人文精神共生

探索城市水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人文活动景观。人文精神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不同时代和地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设计时要充分关注人文精神,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设计人文活动场所。首先,要全面合理的分析辐射群体,考虑各类群体的需求。然后,通过对市民的活动需求进行合理的功能空间分类,使满足市民的活动、社交、休闲等各方面的需求。剖析城市河道地域文化,提炼出有特色的设计符号。在设计时,要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寻求其中具有地域特点的设计符号,并把这些符号体现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之中,从而表达城市河道景观的地域性、展现河道景观风采、体现文化内涵。

3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措施

(1)消除渠化驳岸,建立生态护岸。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在还原自然曲线的基础上,对渠化护岸进行重新自然化改造。自然护岸的入水坡度较为平缓,渠化护岸常常呈垂直状态。在城市用地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分层级自然化方式,阶梯式的绿化种植可以有效降低驳岸硬化的百分比。人工绿化驳岸、置石驳岸、砌筑驳岸和混合式生态驳岸都是常见人工生态驳岸的应用类型。在场地循序的条件下,可以引入人工湿地的构建,丰富河岸的生态多样性。渠化改造的同时,在河道边界可以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复杂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同时,城市湿地也起到雨洪调节的作用20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任何的生态改造措施都要结合植物景观设计才能有效实施,所以说植物的应用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生植物群落有着净化水体的功效,光合作用以及植物根茎的吸附作用,使水体富含养分,活化水体和控制水体污染。生态驳岸的处理,采用当地的建材和乡土植物,使之形成一个可循环可降解的动植物微生物循环系统;河岸绿化带的建设在水土保持和河岸固化上将产生很大作用,河岸是否全部种植植物,这对于城市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全部种植植物,河岸气候就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造成了周围生物多种多样,这样生态才可以平衡,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才好看,水质良,河岸两侧及其周边的居住的人也增加,城市建设应该多设置一些游玩的地方,这样使得人们走向自然,了解自然,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才能健康的发展。(2)消除固有边界,恢复自然曲线。自然河流的形态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根据降雨量,水位变化,不同时期河流形态都会有一定的自我调整,并没有特定的边界特征,这使得河流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修复固化的城市河道边界,可以在适当区域拆除硬质河槽,(这里的适当区域是指迫切需要恢复自然生态或者周边条件允许的河段,因为城市中的河道要满足人们各方面的生活需求,而并非所有地段都需要重新拆建)破坏原有完整的河岸,利用自然石块堆积出自然形态的河滩曲线,增加河道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融合。结合变化丰富的自然地形,水深不同以及河道宽窄变化,在原本顺直的河道形态上做自然变化。这种变化不会完全破坏已建成的河道形态,也不会为了恢复自然弯曲的河流形态而对周边建筑等进行大拆大建,恢复自然河岸形态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工程任务量。

结语

河道景观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场地。在河道景观改造中构建与城市地域特色共生、传统与现代文化共生、与时代人文精神共生的策略,将其应用于实际景观改造项目中,是理论到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奎升.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项目后评价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5(10).

[2]李强.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