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发展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绿色建筑设计发展模式研究

路淼淼王琳

路淼淼王琳

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而又节能的上作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发展模式;绿色建筑设计

1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建筑亦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在建筑经济学领域,绿色建筑措施带来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设计领域,绿色建筑采用建筑集成设计方法并遵守环境设计准则。将建筑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综合考虑建筑的间距朝向、形状、结构体系、围护结构等因素。综合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绿色建筑可理解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物。因此“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它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筑、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建筑”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与之共同构成和谐的有机系统。

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绿色建筑不是奢侈品,不应该追求表面的贴金和技术措施的大而全。一定要选择自己适应的技术,针对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利用先进的模拟分析工具,因地制宜的确定可能的、适度的技术措施。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必须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

1.1从建筑能耗各个环节上严格控制和有效节能

绿色节能建筑从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及对建筑各个环节最大允许能耗标准的控制,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节能效益的前提。其控制是:(1)对能量总消耗的控制;(2)单项建筑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的保温隔热指标的控制;(3)节能措施实行按建筑面积或体积为基准的能耗标准控制等。

筑能耗中应使用绿色能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并采用遮阳技术、温室效应、余热回收等节能措施。应使生态能源技术的应用融入建筑能量之中,争取利用自然条件直接获得能源,减少能耗,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汇,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据专家测算,和一般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耗可降低70%~80%。有些发达国家,像丹麦、瑞典、瑞士甚至提出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理念。

1.2绿色节能建筑的民族(或地域)特色

当前我国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营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加上建筑“跟风”以及赶超“政绩”欲望的影响,成了大江南北建筑千城一面,百街一调,万巷一貌的倾向。绿色节能建筑强调采用本地文化、本地原材料,尊重本地的自然、本地的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本地建筑资源,体现地域特色.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建筑建造中结合实际把有些资源利用起来,特色就在其中。如意大利威尼斯在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南侵时,由逃难的移民建造的。当时这里一片沼泽地,但威尼斯人利用水资源建设了世界上最美、最有特色的水上城市;荷兰是个低地国家,自然资源贫乏,但他们利用风能,使风车建筑成为本国特征性的象征符号。

1.3绿色节能建筑注重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针对中国人居资源禀赋和目前住宅建筑及住房消费存在的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这是由于绿色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低消耗、少排放、低污染、可再生重复利用所决定的。

(1)占用资源少、消耗低:就是在住宅建设的投入端减少资源的输入,在住房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以资源占用的减量化有效地保护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如节约用地、中小型户型——高舒适度)。

(2)少排放低污染,减少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强度——低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住区的环境负荷。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解决好通风、换气、采光、日照、采热、降温和污水处理再排放及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使垃圾排放减量,做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

(3)可再生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始终贯穿到建筑生涯,住宅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大力开展资源的再生和重复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保证人身健康。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中水回用;材料的再生和循环,钢结构的优势,钢材回收再利用等。

(4)增加住区绿最实现良性氧循环。建筑设计生态化主要表现在:①通过植被布局和乔、灌、草科学配置,达到该住区的绿量率的要求,保证植被的生态功能;②营造人工地及透水地面,使雨水得到回收利用或者回渗地下,并形成优美的景观;③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通过场地植被的配置,对建筑风环境进行设计优化,使之利用建筑物夏季引风、冬季挡风的要求。④植物群落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分为防风降噪、滞尘降污、杀菌放氧、降温增湿、涵养水源以及防火减灾等;⑤建立绿容率概念。绿量能科学地评估植被的生态效益,而绿容率用于生态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设计和建设的质量;⑥改善小气候,充分体现科技与人文、人工与自然的交流、混合与共生,使天人合一、浑然一体,是一种宇宙和谐和本体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于有限之中追求无限、实在之中追求虚无、个别之中追求一般、与天地同心、与日月交流、与万物合一,唯此清晰的空气得以可持续。

1.4绿色节能建筑是智能建筑和绿化建筑的有效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筑仿生学就是将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晶。人类在建筑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自然界早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由于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必须进化高效低耗、自觉应变的生命保障,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系统,增强了生物体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人们营造建筑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就象鸟类一样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这就为人类制造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人类有80%的时间在室内活动,绿色建筑由于改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