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要素及提升策略

/ 2

浅谈制造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要素及提升策略

刘芬

广东科技学院

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并购重组、合作投资和战略联盟等活动日渐频繁,通过开展这些与企业当前业务相竞争或相互补充的活动,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提高竞争优势。这种"横向-体化"的发展模式己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种新潮流。这就使得协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各个领域都在围绕协同管理理念进行管理模式变革,合理运用协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协同管理的内涵

协同管理是指通过整合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或各部分要素,产生一种整体效应大于各部分效应之和的系统管理方法。从企业层面上讲,通过协同原有企业的战略、资源和能力,来实现企业要素的优化与配置,从而形成一种在竞争力上超越原有企业的新的组织系统。协同管理是结合协同思想和管理理论,通过研究系统或组织的协同规律,进而实现对系统更有效的管理的一种理论方法。

协同管理的内涵是实现协同效应,本质是通过各个要素么间的相互协作、沟通、资源共享和配合一致等过程,产生能够支配系统朝着有序、稳定趋势发展的参序量,进而实现"1+1>2"的整体功能倍增效应。

协同管理有利于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更好的优化配置资源,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推进绩效的产生。

二、制造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

1.协作

所谓协作,具体分为合作和协调。表面上看,制造企业内部姐织由不同的业务环节构成,各部口的工作性质和责任人也不尽相同,它们看似没有丝毫的联系,然而这些业务环节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层紧密而复杂的关系网,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在为公司的目标而运转着。通过协调好制造企业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会形成一个最佳组合,有利于协同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稳健的运转。

2.沟通交流

人与人之间、不同业务单位之间、组织与沮织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各尽其责、各行其是,将使各个节点无法衔接,沟通交流的渠道长期堵塞,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彼此感情的融洽,给企业沮织造成混乱状况,使企业业绩每况愈下,不利于企业长久的发展,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可能性会很小。由此可见,沟通交流是协作的基础,只有实现了顺畅的沟通交流,才会有相互协作。

同时,沟通交流促进制造企业协同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制造企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知识和能力都是隐形资源,制造企业要想获得竞争对手的知识或提高自身的能力,必须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并用自己的诚意与对方进行交流互动,知识和能力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被企业潜移默化地吸收。所以,制造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交流会议,促进知识和能为的提升,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能够提高制造企业协同管理的效率。

3.资源共享

制造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各个业务环节在进行协作和沟通交流时,都需要利用制造企业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为此,需要对资源进行共享。共享资源是制造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企业成本。成本的降低可扩大制造企业获利的空间,提高制造企业协同管理的绩效。资源共享还有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供需的有机衔接,检验信息的真伪,加快资金的周转。

4.妥协一致

一致性是制造企业协同管理的必要因素。实现制造企业协同管理,需要制造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通过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实现行动的一致。一致性在制造企业协同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出现冲突时,协同管理就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企业利益,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有利于制造企业目标的实现。当然,在制造企业协同管理的过程中,达成一致性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一方进行妥协,即个体能够服从组织,才能实现最终的协同。妥协关系着制造企业的整体是否可以实现协调一致,并关系着制造企业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三、企业提升协同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企业协同管理理念

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要想改变企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低端固化模式,克服"资源诅咒"陷阱,协同管理便是唯一途径。协同管理伴随着的资金耗费、过长的时耗以及协同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为了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很多企业因此会选择放弃参与协同管理活动。然而,企业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协同管理活动的重要性,没有树立正确的协同管理理念,那么,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应对协同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协同尴管理理念,并将协同管理理念逐步融入到企业的制度、技术、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中,营造良好的企业协同管理氛围。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经营效率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是企业战略、资源和能为的集中体现。资源是企业的必要投入,是实现企业核也竞争为的必要条件。制造企业需要在协同战略的基础上,培育出具有高价值、难模仿和稀缺的企业特有资源。这种企业独特资源不仅指生产性的物质资源,而且还有对企业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制造企业必须协同运行送些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外部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源泉,企业必须协同好内外部资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障我国制造行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3.强化人才支撑

人资强弱是一个企业协同发展的根本。,一方面,企业可出台项目经费补助、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引进一部分高端技术领军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内部培训。企业可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梯队,为企业协同管理提供高素质人才储备。第一,注重专业型、技术型人资队伍的培养。第二,强化企业人才选用方面相关机制的建立,制定多样化人才激励机制,尊重人才的劳动与产出,提升员工参与协同管理的创造性,鼓励更多的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

四、结论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市场环境的复杂多样,涌现出不少问题,如核心技术不足、物流和管理成本较高、利润并不完全随生产数量的增长而增长、库存量大等,因此,探讨制造业协同管理已成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如何提升协同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赵素巧.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发展硏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2]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76-81.

[3]宋旻.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物流科技,2015,24(0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