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毒品“浴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警惕新型毒品“浴盐”

叶少剑

叶少剑(江汉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56)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32-01

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打击毒品犯罪力度的加大和禁毒宣传的成效,人们对于已知毒品类型提高了警惕。而涉毒犯罪行为带来的暴利使得尝过甜头的犯罪分子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利用一些化学知识和科技手段,在原有毒品化学结构基础上合成新型毒品,在管理部门还没有来得及关注和提出具有限制作用的法律法规之前大肆贩卖,大获其利,祸害人间。“浴盐”(bathsalt)就是这样的一类新型毒品。

“浴盐”并非真正用于沐浴的产品,制造者想用此名以掩人耳目,混淆视听而已,还专门在标签上注明此物不可供人内服摄入,具有相当的欺骗性[1]。与其他毒品不同之处还在于,“浴盐”的销售渠道十分广泛,可以说是明目张胆,销售方式多种多样。如在美国的家庭用品店、烟铺、便利店、成人书店、加油站和货车站等处以“花朵”、“象牙浪”、“香草天空”、“白色闪电”、“红鸽子”、“云9”、“棉花云”、“下雪天”和“海洋雪”等名称销售,使得获取此类毒品相当容易。在美国,服用“浴盐”而失去控制的案例也时有发生。2011年起迅速增加,成多发趋势,因滥用浴盐寻求医疗救助的病例由2010年的304例上升到2011年的6138例[1],一年中增加了20多倍。仅在佛罗里达州便有几百起类似事件。涉案者大都比较年轻,多在20至30岁之间,引起的暴力事件对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浴盐产品里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它们化学结构相似而简单,易于合成,结构稍加改变便可合成新的具有类似活性的新产品,故所谓“浴盐”成分多变。卡西酮(cathinone)是一种在阿拉伯茶中发现的一元胺生物碱,结构简单,类似于麻黄碱和冰毒,为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精神类药品,上世纪20年代便被法国化学家建立了人工合成的办法。在1993年被美国缉毒署(DrugEnforcementAdministration,DEA)依据药物管制法令(ControlledSubstancesAct)列为第一类管制药物。甲卡西酮(Methcathinone)也具有致幻作用,同样被列为管制药品。故为了避开药物管制法令,“浴盐”所含成分主要是甲卡西酮的的各种衍生物。常见的成分有多种,主要包括:

MDPV(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DPV是甲卡西酮衍生物,结构和作用都类似甲基苯丙胺,属于神经末梢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可使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再摄取减少,导致突触间隙中这两种递质浓度增高,具有中枢兴奋作用。MDPV的急性效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出汗等;在心理上,警觉和知觉增加,觉醒度增强,焦虑、激动,对食物和睡眠需要的感觉度减少,产生幻觉。上述急性效应可持续3至4个小时。随后出现如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轻度的兴奋,持续6至8个小时。大剂量的MDPV对于兴奋剂的非耐受者可产生激烈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惊恐发作。长期或大量服用MDPV可以形成药物依赖性。

甲氧麻黄酮(4-methyl-N-methylcathinone,Mephedrone,4-甲基甲卡西酮),也为卡西酮衍生物,结构与苯丙胺类似,也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亚甲二氧基甲氧麻黄酮(3,4-methylenedioxy-N-methylcathinone,methylone)也是一种常见于浴盐中的甲卡西酮衍生物。这两种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致幻作用和成瘾性。在啮齿类动物如实验大鼠及小鼠,这两种化合物对动物行为及脑内神经递质均产生了长时程的毒性作用[3]。

此外,咖啡因和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有时也被加入“浴盐”类毒品中[1]。故“浴盐”成分比较复杂。

滥用浴盐后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心血管功能异常,精神和神经系统表现如失眠、烦躁不安、焦虑、妄想、幻觉,肌肉痉挛甚至惊厥,严重的偏执,具有攻击性和暴力倾向等,可以持续3-4小时。鉴于吸食此类毒品造成的医疗和社会治安事故频发,美国已经开始采取强硬措施,于2011年十月将MDPV、甲氧麻黄酮和亚甲二氧基甲氧麻黄酮列入了管制药品目录,严禁生产和销售。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药品生产商只要稍加改变配方,改变化学成分,就能巧妙避开这项禁令,轻松躲避法律的管束,这么做并不违法。目前“浴盐”中非法药物成分达到数百种,只有不到40种的成分被毒物学家鉴定清楚了。常规的毒物筛查方法并不能发现浴盐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在执法当局开发新的鉴定手段过程中,制毒者同时也在改变现有毒品的结构式,造出更多的新型毒品来,制药者寻求的就是副作用。他们只要有效利用这段时间差,就能继续合法生产这些具有可怕副作用的药品。故有人形容控制“浴盐”毒品的战斗如同打地鼠游戏,每当你认为自己打到它了,却发现它出现在3个不同的地方。2012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2预防合成药物滥用法令》(SyntheticDrugAbusePreventionActof2012),将符合管制药品目录标准的物质的临时管制期限由18个月增加到36个月。目前“浴盐”成分中仅有MDPV和甲氧麻黄酮在管制药品目录中属于永久管制品种。

美国并不是“浴盐”类毒品唯一泛滥的国家。早在2004年初“浴盐”就以“哈吉盖特”的名字作为合法药品在以色列出售。在宣布为非法药品后,配方中的卡西酮被进行了调整,以色列Neorganics公司使用多个名称出售这种毒品制成的药物,直到2008年以色列政府把甲氧麻黄酮认定为非法药品。在英国,各类浴盐类的毒品也成为严重的问题,像音乐节的糖果那样让人神志不清,并且很容易在迷幻用品商店和街头巷尾得到。这种药品现在位列大麻、摇头丸和可卡因后面,成为排名第四的街头流行毒品。2010年在英国被禁止销售。

在我国近邻日本,吸食“浴盐”行为也已经开始在军人、警察、甚至教师和大学生之间蔓延。据日本《读卖新闻》消息,2012年6月14日,日本爱知县警方在名古屋市查获了一批自动售货机。这些自动售货机里装满了新型毒品“浴盐”,被摆放在名古屋市的大街小巷里。东京地区短短5个月内,就有94人因吸食这种毒品被送往医院急救,而同期因吸食其它毒品送往医院急救的只有11人。因为吸食后驾车产生的交通事故也时有报道。

甲氧麻黄酮是一种在我国尚未受到管制的化工原料药,一般人获取并不存在很大困难。鉴于该物质的潜在危害性,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应该尽快采取适当措施限制其销售及获得,避免该类物质在我国也出现滥用现象。

参考文献

[1]GershmanJA,FassAD.Syntheticcathinones('bathsalts'):legalandhealthcarechallenges.Pharmacy&Therapeutics.2012;37(10):571-95.

[2]FassJA,FassAD,GarciaAS.ReviewSyntheticcathinones(bathsalts):legalstatusandpatternsofabuse.AnnPharmacother.2012;46(3):436-41.

[3]denHollanderB,RozovS,LindenAM,etal.Long-termcognitiveandneurochemicaleffectsof"bathsalt"designerdrugsmethyloneandmephedrone.PharmacolBiochemBehav.2013;103(3):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