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问题分析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问题分析处理

杨永鹏

关键词:地面气象缺测分析处理建议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麻莱县气象局的气象观测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实际的观测工作中,经常会有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问题出现,此时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来排除故障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处理缺测数据,不断增强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1、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问题分析处理

1.1降水量数据缺测的分析处理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若没有降水天气出现却有降水记录,应将该时次内的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数据删除,在“时降水量”对应的单元格内输入“—”,勾选所有的分钟降水量数据表格后输入“—”,并在值班日记中将这种情况详细标注出来。若在降水天气结束后仍旧记录有降水量数据,对于可以正确判断是传感器故障引起的滞后降水(通常这种类型的降水量在0.1~0.3mm之间,且滞后降水的时间在2h内),应将该时次对应的“时降水量”单元格同滞后降水量数据相减,随后将分钟降水量表格内对应的滞后降水量数据删除,在完成降水量质量控制后保存退出,打开降水停止时次对应的数据,将滞后的降水量累加到“时降水量”单元格和分钟降水量表格中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内,否则直接删除滞后的降水量数据。对于夜间不守班的台站来说,若滞后降水数据出现在20:00~08:00这段时间内,由于不能正确判断滞后降水出现的时间,应根据正常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值班日记中将这种情况详细标注出来。

若因固态降水或者是混合降水出现而造成台站内的降水量数据比实际值偏小或滞后现象严重,应将该时次内的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数据根据缺测情况处理,在“时降水量”对应的单元格输入“—”,将分钟降水量单元格内的所有内容选中,输入“—”即可;如果降水停止在小时内,应在分钟降水量对应的表格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选择对应的分钟降水量单元格,这种情况应标注在备注栏内。

1.2极值记录缺测分析处理

如果是观测仪器故障导致地面气象观测的时极值数据异常,对日极值的挑选产生影响,应将该时次的时极值作为缺测处理,若可以正确判断在该时内不会有日极值出现,应从其它正常时次的记录中挑选该日的日极值;对于不能正确判断该时次内是否有日极值的,应从已有的地面气象观测时极值和人工观测值或者是自记纸中挑选当日的日极值,若是从人工观测值或者是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应对日极值出现的时间作为缺测处理;若台站中没有人工观测记录,应从现有的地面气象观测时极值中将日极值挑选出来,这些应详细标注在备注栏内。时极值的挑选还可以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中,依次点击“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选项进行处理。

1.3编发报时次的气压数据缺测分析处理

在观测本站的气压数据时,一旦发现气压观测数据缺测,此时缺测的气压数据可以选择正点前10min内接近正点的的数据替代;若在正点前10min内的气压观测数据缺测,受到发报时次的影响,在水银气压表上包含附温和调整的气压表读数,此时可以借助于人工的方法在读数对应的选项栏中依次输入附温和气压表读数,可以在气压表读数后输入“H”,会方便计算出本站的气压及海平面气压读数,将这些数据计算出来后就能对气压进行编报。缺测的气压数据可以通过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进行处理,其操作顺序是将气压数据输入到对应的附温项中,如果气压数据只是输入到气压表读数中,未输入到附温项选项中,这时气压数据是订正后的,不能将其作为本站的缺测数据,附温选项中不能显示为空白,应输入相应的读数或“—”。在对缺测的气压数据使用软件处理时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检查。

1.4蒸发量数据缺测分析处理

如果因大面积的强降水天气出现造成蒸发量观测数据缺测,可以通过蒸发量指标的偏差程度来解决蒸发量数据缺测的问题。计算公式为:日蒸发量偏差值=(1-日实际观测蒸发量数值/历年该时刻日蒸发量平均数值)×100%,若日蒸发量偏差值在±10%以内时,此时的蒸发量数据还能使用;若日蒸发量偏差值在±10~20%范围内时,尽管此时的蒸发量数据可靠性降低,但还具有可利用价值,偏差问题应详细标注到备注栏中;若日蒸发量偏差值超过±20%,此时的蒸发量数据已经失去了可利用价值,需要将其作为缺测处理。若蒸发量观测数据缺测的时间没有超过1h,可以选取上下整点时刻的蒸发量观测数据,通过内插法求出替代的缺测值;若蒸发量数据缺测的时间超过1h,则应对当天所有的蒸发量观测数据作为缺测处理。若地面气象观测站使用的是双轨运行观测模式,当自动站的蒸发量数据缺测时,可以使用人工站观测的的蒸发量数据替代。通常情况下,只要蒸发量指标日合计一栏中有人工站观测到的日蒸发总量的观测数据,则该日的蒸发量数据就不会进行缺测处理。

2、提升地面气象测报质量建议

2.1健全完善业务规章制度

麻莱县气象局应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制度,并要求测报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禁止做同观测工作无关的事情,一旦发现观测数据缺测或异常,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处理。为了增强观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应实行奖惩制度,对于观测工作不积极、懒惰、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观测工作表现优秀、积极、工作责任心强的观测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不断增强测报人员的责任意识,将观测工作中的缺测率降到最低。

2.2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技能

对测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主要是针对新业务流程进行学习,观测人员应将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进行结合,减少观测工作中的失误。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测报人员开展交流研讨会,主要是探讨观测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异常情况,通过沟通交流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不断增强观测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提升地面测报质量。

2.3做好观测仪器设备管理维护

观测人员应根据规范要求,定期对观测仪器进行清洁,将表面的灰尘、杂物清除干净;定期对自动站防雷装置性能进行检查,防止仪器设备遭受雷击;检查台站中的线缆能否正常运行,是否出现老化和破损;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检查和维护,做好电脑系统软件的杀毒和升级工作,为业务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玉兵.关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的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2,32(6).

[2]刘岩,王宗海,王青利.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或缺测的处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3]杜肖肖,张立清,王宗海.浅谈如何减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缺测率[J].农业与技术,2015,35(2).

作者简介:杨永鹏(1993-),男,汉族,青海省湟中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观测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