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高天单正则张亚溪

【关键词】输尿管阴性结石;影像学诊断;螺旋CT检查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2-0234-01

引言:随着国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工作中,已经确认了有10%左右的结石为阴性结石。此种类型的结石不能够通过常规X光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超声技术、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和腹部平片技术等,是目前临床上检查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1]。本文主要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常用影像诊断方法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工作中,共选取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52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28例。全部患者中,有4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肾绞痛、有20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了血尿、其余9例患者出现了会阴部放射痛并伴随血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1岁至5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97±0.45)岁;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2岁至5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2±0.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全部患者采取X腹部平片联合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技术,将扫描条件控制为120kV,50mA至100mA(具体电流数需要根据患者体型确定)。从患者两侧肾上到耻骨部分进行扫描。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方法;为对照组患者采用KUB+IVP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参与判读的医生均具有同样的资历,且能够对检查结果进行精准判读。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输尿管阴性结石所在的位置、数量、大小以及周围的间隙情况等进行判断。对输尿管当中阴性结石的大小与和数量等进行记录,对两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有效性和准确度进行计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判断患者对于不同诊断方法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全部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在计算分析环节中,全部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全部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使用t检验。当得出P<0.05时,表示对应研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应用了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两组患者的输尿管结石情况的判读结果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表1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对照表[n(%)]

不同的诊断方法下,可能会使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结果产生差异。低剂量螺旋CT检查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临床广泛关注和应用。但是,就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此种方法主要被应用到头部、五官和胸部检查中。腹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应用与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根据本文研究工作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对于是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充分地提高诊断率,增强可靠性。传统的KUB诊断方法,可以对血尿、急性肾绞痛、尿路感染等病症进行科学诊断。此种方法可以诊断出输尿管结石中的阳性结石,但根据本文研究试验可以看出,KUB检查方法,不能够诊断出阴性结石。现代CT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多方位和多层面的诊断性特征,可以直观地展现出输尿管的走形,以及结石的大小、位置和积水扩张程度[2]。

综上所述,GE-64排螺旋CT扫描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度都更高,对于输尿管阴性结石具有精准的分辨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麦神忠,彭樱花,陈小翠.低剂量GE-64排螺旋CT扫描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03):123-126.

[2]何子龙,文婵娟,徐维敏,陈卫国.常用影像学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02):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