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己利他的哲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关于利己利他的哲学思考

殷瑛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殷瑛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对利己利他的思考早有言论:“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精己要坚持,利他要真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们可能容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对于“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这个升华难以为之,这也无可厚非!市场经济下利益的得失往往是个人和企业进行选择的重要因素。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当利他成为企业的文化核心,那么企业必将得到长远发展,泛美教育集团的掌门人,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的创办者云非先生,就是这么一个贯彻利己利他主义的典型。

利己者生,利他者久。在通俗的语言中,利己主义的立场常被人冠以“自私”,虽然这两者的意义并不对等。而利他主义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无私”,然而利他主义也并不意味着自我牺牲。利他主义是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但并不违反自己的利益,而利己主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也并不违反他人的利益。由此得出,一个人为了自我利益而行动并不是自私,利己主义也并非无私。

在王阳明的理论中,还说过:“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德也”。在这句话中,就可以将亲民理解为“利他之心”。为了让这句话通俗易懂,阳明先生还举过这样的例子:我爱我爹,从而延伸到爱别人的爹,继而延伸到爱天下人所有的爹,这样的话,我心中的仁爱、我爹、别人的爹、所有人的爹死者都是一体的,如果真的做到了四者一体,孝的明德就自然而然得到弘扬了。

利他之心又是建立在良知之上的,如果脱离了良知,即使你有利他之心,也会沉溺于自己的私心中难以自拔,从而就不会又仁爱恳切的真诚了。所以,良知对于明明德和亲民来说,犹如规矩之对于方圆,尺度之对于长短,告诉你在何处克己复礼,但镜照物而常明。

教育事业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利他主义的展现。云非先生创办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的初衷便是为了给国家民航系统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用教育改变世界,致力于人类的平等共生。后面做大做强,将泛美教育集团运营的有声有色,不仅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还容才和用才,海纳百川。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主导人物,其利他主义行为关系到企业组织和企业成员的成长与发展。在人本管理的时代要求下,必须重新审视和厘定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丰富其价值内涵并加以弘扬。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的运行一直在创新,一直在领先,这与云非先生的生命经历、初心坚守、一个教育人的情怀、良心、极致追求是有极大关系的,他所讲的、所做的都是教育人的责任、企业的商道和营运的战术。他所推崇的核心文化便是“合伙人”文化,西方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国人的“五湖四海皆兄弟",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是谁为谁打工,是为共同的事业奋斗,是为自己拼搏。他说,我们都是合伙人,必须人人承担责任,人人分摊任务,人人吃苦耐劳,人人创新奋斗,人人不断奉献,能干人才能赚钱的。如果没有雄心壮志,小得意,小满足,满足于有饭吃,有小日子过,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甚至惹事生非,胡乱整,这就是农耕文化的小农意识,一个团队里这样的人多了,是做不成大事的。

首先,企业管理者以合理性和正当性为原则的利他主义行为,提倡兼爱、节制、奉献、关怀等人性善美的行为为价值取向,以“物欲超越”取代“物欲主义”,克服“经济人假设”的横行和现实“经济人”的片面化、资本化的社会建构,以利他主义抵制利己主义的膨胀以及资本主义的弊端,让利他力量能够占据“舆论高地”,淡出“利己”的暗影,逐步过渡到以道德为主导而非以利己为本质的利他主义,以实现管理者利他主义行为的道德提升,取得无价的道德资本。

其次,我们弘扬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不能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因为利他主义行为的逻辑不是建立在利己主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上,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发展人,从原始的“损己利人”再到近代的“利己利人”再过渡到现代的“以己利人”,企业家通过以己之力、以己之有、以己之道,以己之情,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利他,达到企业所有人员乃至社会的共享发展,从而达到共建和谐企业、和谐家园的目标。

虽然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是一所民营高职院校,但是却是企业家关于利己利他哲学的一种思考。而海量的现代私立企业是人类科技文明的模型。人类的经济模型在快速迭代,文化在快速迭代。科技文明时代必须去宗教化、必须依法治国,必须是企业家社会、必须做智能优选。如果不能去掉宗教化,民族间的隔阂是必然的,全世界永远走不到一块。如果不能法制化,权力就关不进笼子,上层建筑不可能净化和升华。如果没有企业家社会,追求科学技术的群体形不成,追求市场规律的群体形不成,追求以尽社会责任为荣的群体形不成,追求人类平等共生的群体形不成。

企业管理者的利他主义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特定思想观念和主张的外化实现,管理者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在于组织赋予的职能和权力,最重要的是管理者人格魅力,通过人格示范,带领并促进所有成员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非先生在创办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时,正是秉持着一种大爱精神,立志于培育优秀人才,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把自己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融为一体,与人类的进步融为一体,塑造一个大写的“我”。正是这种人格魅力的彰显,这种将利己主义升华为利他主义,才让他越走越远。因为他做的是教育+实业模型,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信仰,用教育改变世界,致力于人类的平等共生。泛美集团的战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当代民航业蓬勃发展发展趋势的。

最后,我们回归到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中,用“修身、养德、利他、共荣”八个字来共勉之。将良知放在心中,将大爱献给社会,才能更好地做到利己利他。要以谦虚的态度去吸取中华文化的精髓,以继承和学习的态度去对待,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观念。同时,利己利他的观点也是辩证统一的,云非先生把这一理念融入到了创办泛美航空集团的发展过程中,以自己做人的正直和孜孜追求去影响他人、以实现他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