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及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贵州省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及发展探讨

周书莎

关键词:水利项目;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问题;管理对策

1引言

我国一直以来就是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北供给不平衡的国家,而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降雨分布明显不均匀,各地区对于水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因此,我国逐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兴建水利,去除水害,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此带来的就是各地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的增加。

2贵州省水利项目实施概况

贵州省全年水利项目概算总投资1147.43亿元,完成水利投资270亿元(500万元规模以上)。新开工建设50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建成投运的县(市、区、特区)达到60多个;解决一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实施多个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县,实现县县有中型以上水库的目标;发展耕地灌溉面积50万余亩,并新增加高效节水灌溉耕地面积16万亩。在水利工程的帮助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实现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0个,有效处理病险水库50多座,很多农村增加有水电装机。总之贵州省有力加快了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强水利管理,加快推进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3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在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到位,职责不明确

很多项目组织的技术人员一般是来自当地的水利部门,而不是项目单位本身的技术人员,存在项目法人政企不分的情况,单位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甚至有些地方的项目在报建单位时,多个项目有同样的工作人员负责,因此项目开建后工作人员无法到位。

3.2安全生产管理不足

首先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很多项目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因此对安全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分工落实不到位,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不足,技术人员水平普遍较低;其次是项目的施工方案普遍性较强,没有针对性,有的地方不符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太适用;再次是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因为部分项目单位不重视安全生产或受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安全生产管理;最后是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在进行施工前没有详细检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没有及时排查,导致施工时出现事故。

3.3人员管理不到位

因为很多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项目的法人不熟悉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对于参建单位的关键人员管理力度不足,这导致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不能按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有的单位和中标后会更换项目法人或技术人员,或招收资质不足的人员参与建设,导致招标和施工成为两套人员,沟通之间存在问题;部分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不能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而是依靠他人转达,导致对现场施工的了解不足,不能满足现场安全和质量监管的需求。

4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施工阶段建设管理对策

4.1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首先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如果在单位任职期间不能同时履行水利部门的行政职责,避免出现职务交叉。管理机构应包括综合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和质量安全等部门在内,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控制、投资、档案、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以规范施工期间的所有环节和行为。另外要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组织内人员结构设置保证合理,而且这些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要在一半以上,对于不同人员的职责要求要明确,权限划分清楚,将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

4.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的参建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项目法人、参建单位、建立的那位等订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归结到具体的岗位和人,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施工,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并做好该部分资金的使用监管;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全生产意识和业务能力,特别是新入职员工要加强培训力度,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当地的汛期需求,进行应急救援方案制定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能力,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4.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力度

水利部门要根据水利部、国家等的要求,制定统一的市场信息应用管理办法,公开透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实行信用制度,为每个项目的承建单位和人呢员进行诚信评级,避免项目法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随意更换,一旦出现信用问题,禁止该单位进入市场;加强中标后承建单位的监管,确保投标和承建属于同一批人;严格监督合同履行情况,确保技术和管理人员、监管人员和项目法人到位,按规定履行职责。

4.4创新管理模式

在进行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管理时使用非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代建制、总承包、PPP模式等。其中代建制主要用于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主要是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有水利工程建设经验,有能力的代建单位,进行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完工验收后移交给运行管理单位;总承包模式是将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任务总包给一家单位,这样有助于整个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运行,可有效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降低成本,而政府对项目的参与度低,只负责拆迁、移民、外部环境维护等工作;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核心是科学划分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比例,管理职责由资本供给者或第三方全权负责。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非传统管理模式有着质量、安全性、进度控制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政府方面市场作用的发挥更方便。

5结语

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重点,因此做好施工保证措施,确保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的顺利建设,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琳.浅析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治怀,2017,(5):46-47.

[2丰启顺,张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突出问题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7,(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