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展厅的布展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浅谈非物质文化展厅的布展设计

苏云

苏云云南省普洱市文化馆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应该基于地区发展实际情况,以物质遗产为中心,坚持活态传承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厅布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厅,布展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依据。随着现代人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奇以及需求的加强,非物质文化的展出和重现成为了让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了解其内容的最主要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展出方式和布展方式便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备科学和教育价值,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标准化的推广,超级大国的文化侵略,世界旅游业的澎湃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造成的环境的每况愈下以及持续不断的武力冲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在各类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生存,其保护和发展便成为一大难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中国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这对于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十分不利,而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面临消失的困境。其次,由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不断融合与膨胀,社会缺乏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重脱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展设计

(一)以“活态传承”作为展厅布展的主要设计原则

近年来“活态传承,活在当下”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保护过程中出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活态传承”是指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曾有学者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活水养鱼”,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固态的、静止的,而是活态的、发展的,要在群众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是活态的,与人息息相关的,而不仅仅是博物馆中的文献与记忆。

以杭州工美馆活态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杭州作为手工业之都,手工制造在地方经济、艺术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张小泉剪刀的制作工艺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建成开放的杭州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三个专题性博物馆,以保护、展示、宣传这些地方手工业代表作为筹建理念之一,除了保存、展示成品器物外,还将揭示其背后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当作展览的重点与特色。

在布展设计过程中,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充分借助信息传播和陈列设计等资源,对展示区块的参观流线进行了合理划分,布置了和谐统一的展陈色调,层次分明展示系统,提供了场景布置、专业讲解等参观服务,在发挥博物馆展示、传播、教育功能的同时,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得展示馆与旅游景区的工艺类表演场所有了明显区别。

以“活态传承”作为展示布展的主要设计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过程中通过灵活的布展渲染空间气氛,通过静态展示布展和活态传承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让群众切身体验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当中。

(二)以特色主题丰富展厅布展的内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示过程当中,布展的形式和设计并不是固定的。丰富的特色传承活动是近年来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创新,在此过程中的展示布展设计关乎到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思想的传递。我们应该根据特色活动的形式丰富布展内容,充分渲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气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是一种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满足参观者多样化需求为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的主题活展示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可以分为以下3种开发方式:

第一,集锦荟萃展现式。即将各地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汇集到展厅当中,它可以让游客以较短的时间和较短的路程就领略到的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但为了避免在重建或移植过程中丧失非物质文化原真性,该种形式布展的还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原生自然浓缩式。即展厅以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为背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全面而真实地展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形式主要局限于手工艺类、节庆、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种展示形式的布展不仅强调还原性,在原本的基础上,对于布展的代入感也是有较高要求的。

第三,专项载体化再现式。即将本地已经消逝,或仅是仅文字记载、或口头流传、或技艺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史实资料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比如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工艺。这一类展示的布展讲究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顺序,让群众充分融入到该文化遗产的发展当中去。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的不断创造和历史的不断沉淀。现如今世界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文化、新观念的创造既来源于传统文化,又将不断成为新的传统文化。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无法再满足创造初期作为生产的本质功能,也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是我们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传统观念和历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尊重我们的历史,是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是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是一份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企业展厅(馆)策划设计工作感想总结

2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和布展法度模范标准[最新]

3钱凤德,吴国欣.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规划》,2012

作者简介:苏云出生年月:1957、4性别:男籍贯:上海市学历:本科职称:研究方向: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