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渗透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帅小军

◆帅小军重庆市巫溪县下堡镇中心小学405800

摘要:学校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集的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作为人类进步的导航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率先垂范,着力提高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使学校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力量。营造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题。其中,人文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营造和谐校园的关键在于构建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管理渗透和谐校园构建

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近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积极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借鉴,结合本校实际,逐步把“人文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去,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对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和各位校长共同探讨。

人文管理是一种“德治”和“法制”的结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文管理讲个人权威,但这个权威是建立在校长个人人格魅力基础上的;人文管理也讲法规,但强调法规是为人服务的;人文管理尤其讲管理文化,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人文管理既重视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又重视人在管理中的自身完善。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人文管理,需要校长全力服务教师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发挥服务作用。校长要以学校为本,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了感情才会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而这一切又能在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起到一种亲和与凝聚作用。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物”两大类,要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要以资源和设备充分为师生服务。

二、人文管理,需要建立学习型群体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在当前课改全面启动这一机遇期,学校要得到较快的发展,校长就得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而培养大批学而不厌的教师,使他们具有课改新理念,能适应课改教学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1.要培植学习型的组织。

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规,不断更新知识,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如基建、安全等一般知识,并带头实践。有了广博的知识面,开会时才有话可说,和教师聊天时才有参与的资格,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才不会让学校吃亏,从而才能用自然生成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给教师做出榜样,又可在决策中减少失误。

2.搞好校本培训。

我们在实际中认识到,校本培训是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注入新的活力的有效形式。我们做法: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远程教育网上下载优质课实录,刻制成光盘供教师观看学习;二是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和订阅多种教育杂志供教师借阅;三是搭建舞台,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四是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科研带动课改,培育教师;五是认真进行每周的日常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落实,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人文管理,需要树立博爱思想

营造优美、舒适、具有人文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坏境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校以“为学校终身发展奠基”为核心理念,把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打造人文校园,让校园呈现出能使学生精神焕发的生活场景,让校园生活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信心,初步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顽强的意志力,让校园成为学生喜爱、维护和依恋的家园。

四、人文管理,需要推进民主治校

实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须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把民主治校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1.师生理当有知情权。

学校决策时就应该听取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如教师的评优晋级、职称评定方案、大型修建、大宗物品采购,甚至涉及学校规划、门面装修、陈列室的策划等,我们都需充分地听取来自行政会、工会教代会以及全体教师三个层面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

2.管理工作要有条理。

校长要善于从老生常谈的管理中树立信誉,帮助教师有条理地工作。我校立下了一日常规、一月常规、一年常规、德育常规、开学常规、期末常规、例事常规,还建立了60多个文件夹,文件资料归类存放、信手可取。这一切对村小进行辐射,照章办事,轻松自然。

以上是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管理的做法和体会。我们将不断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努力探究完善,管理好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