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渡”更自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让“过渡”更自然

李洁玉

四川省资中县第三中学李洁玉

终于,我们四川的高中英语教师也“遭遇”了新课程改革。为了老师更自然地过渡,今年暑假我们先后进行了“国培”、“省培”和“市培”三轮正式的高中新教材教法培训。然而,面临新一届高一学生和一套全新的教材,面临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本身的自然过渡和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自然都尤为重要。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高中英语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延续,但它并不只是一种教材的转换与知识的增多。从根本上讲,应当是基础语言与应用语言的区别。为了能让高一英语教学能和初中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然而,面对一个学期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允许我们用于搞好衔接工作、实现自然过渡的时间可能并不多。因此,如何让这个“过渡”更自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仍然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与热点。

一、在新课改中积极转变,在教学中自然过渡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亚杰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无疑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学习成绩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初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工作,让学生自然过渡,是每一个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我们要不断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1.转变教师观:教师要由课堂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从传统意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状态中走出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引导”、“促进”。

2.转变课程观:教师要由教材的机械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积极建设者和开发者。面对新课程的构成,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统一设置栏目。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减与整合。

3.转变评价观:教师要由单一的标准转变为多元化的标准。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要改变过去只看“分”的评价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只要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美好的个性和情感态度都是我们评价的内容。

二、认清初高中英语的差别,做到教与学有的放矢。

初中毕业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感觉到难以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对初中教材一般都不太熟悉,且长期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更多地关注高考和高中生的学习和心态,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同学并不怎么了解。因此,很多教师在衔接教学时也经常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大多还在于对初高中英语的差别不够了解。所以,认清初高中英语的差别,方能做到教与学有的放矢。

1.初高中课程要求侧重点不同。一般地说,初中课程也重视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初中时,同学们普遍感觉到,教材比较简单。并且,初中淡化对语法的讲解。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语法知识(比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等),而词汇量也大大增加。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参加高考时词汇量要达到3500左右,与初中相比是天壤之别。而且,高中教材知识面比较广,突出学科间的交叉性、融合性。高中教材以英语语言为依托,广泛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等。这就要求同学们扩大知识面,学会知识的迁移。所以,初中差生如果经过努力,英语成绩提高几十分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高中英语重在语言综合能力的考察。学生们经常发现,高中考试试卷与高中课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不少学生在课本上花了很大力气,考试成绩有时不升反降。

2.初高中题型与难度不尽相同。目前,由于高中大面积扩招,中考试题较为注重基础,难度值在0.65以上,试题似乎缺少选拔功能。这几年,尽管初高中题目越来越靠拢,但题型、赋分、要求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3.初高中教师教法不尽相同。初中阶段同学们依赖性很强,同时初中教材内容简单,同学们普遍感到初中英语只要上课多听一听,下课多读一读、背一背,效果应该不错,也不需要做笔记,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这种做法就显得很不适应。高中阶段要求同学们遵循学习规律,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而且,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三、找到衔接突破口,实现自然过渡。

树立信心是沟通初高中英语的基础,夯实基础是沟通初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培育能力是初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找到初高中英语的衔接突破口,尽快实现自然过渡。

1.突破非智力因素

高中时期是学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他们既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也形成一定的观念和信念。他们既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又因缺乏实践经验而疑虑不安。针对这些显著的特点,要求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走向成熟。

1)培养兴趣,激发活力。教育家乌基申斯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

2)优化性格,坚定信念。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要想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光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坚持不懈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够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焦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勤能补拙,有句谚语说得好:“Nothingisimpossibletoawillinghear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学习中的每一次失败,要让同学们坚信“helaughsbestwholaughs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使他们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2.突破学习方法

高一第一学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摸底考察,了解学生对初中英语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地进行填平补齐,要求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力求做到:

1)大量听。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感到听力较难,尤其是从乡村中学进入高中的学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每周的早自习和下午的“英语天天读”播放每课的词汇和课文的磁带,让同学们大声地跟着朗读。同时,在平时上课时给予一些必要的听力技巧指导。课外,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听一听VOA(美国之音)、BBC(英国之声)等,让他们领略标准的英语发音,有条件的同学多听一些英文歌曲,看一些英文电影,让听力在娱乐中轻松提高。

2)大胆说。大部分从乡村中学进入高中的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怕丢人。首先,可以从最基本的英文自我介绍入手,让他们找到自信,敞开心扉。同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等,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使同学们发出“我要说英语,而不是让我说英语”的呼声。其次,当遇到外国友人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他们打招呼,即使你只能简单地说出几个英语单词。

3)海量读。培根在谈到阅读时指出:“有的书可以囫囵吞枣,有的书应该浅尝辄止,有的书应该细嚼慢咽。”在课文讲解时,要求第一遍泛读,让大家了解课文的大意;第二遍要求精读,搞懂课文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每个短语、每个单词。有时还组织同学们搞阅读比赛,鼓励同学们课外阅读一些英文报刊,比如ChinaDaily、21stCentury和一些简单的英文原著,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使英语阅读在娱乐中得到提高。

4)模仿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首先,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英文范文。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了解英文的写作模式、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鼓励同学们自己尝试写,然后与范文相比较,找出其中的不足与差距。其次,在班级之间让同学们相互批改对方的作文,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与长处。最后,笔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大家布置一篇作文,然后选中任意一篇,利用多媒体与全体同学一起进行批改,让大家了解评分规则,同时贯穿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讲解。

当然,高初中英语的衔接教学方法林林种种。个性不同,学识不同,以及环境不同,都影响着教师的心态和教法。实现初高中英语的自然“过渡”不仅仅局限于高一新生开学的前几周,还需要在长期的高中教学中都持续贯彻英语衔接教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高一新生走出“转变”的阴影,实现英语教与学的自然“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