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陈河镇初级中学432416
摘要:“双差生”指品学皆差的学生。本文以多年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经验就农村学校“双差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当前农村中学存在的现象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从学校、教育者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双差生”转化工作这个值得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注的严肃的课题。
关键词:双差生预防转化农村学校
一、当前农村初中存在的现象
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较多,尤其是中学生,留守儿童比例在70%左右,而父母双方外出的也在50%左右。这些孩子有的与爷爷奶奶在一起,有的与外公外婆在一起,还有的一个人在家,个别留守儿童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这样,在隔代管教或无人管教下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有些留守儿童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农村学生的品质问题直接给教师的管理教育带来困难,个别学生甚至当面顶撞老师、背地辱骂领导。学生的这些不良品质主要通过行为习惯体现出来,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整体品质不高,因此,农村中学的学生行为习惯也很差。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缺乏必要的文明礼貌素养,没有礼节,爱说脏话,乱扔垃圾,无视纪律。这些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双差生”的形成原因
1.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1)片面追求升学率。盲目的赶超式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表面上跟上了进度,实际上却似懂非懂,成绩上不去,感觉升学无望。厌学情绪从此产生,逐渐向“双差生”转化。(2)少数教育工作者有时教育方法欠妥。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留意自己的每一句话,不要让自己的话耽误了学生。用合适的语言来批评,多看看他们的闪光点。
2.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消极影响:(1)农村留守儿童是形成“双差生”的一支劲旅队伍。如今此现象在农村学校可谓司空见惯,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拯救这类“双差生”迫在眉睫。(2)由于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只养育不教育或者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另外,“问题家庭”(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不和谐等)也是造成所谓“双差生”的重要因素。
3.社会大环境中的不好因素影响了学生,促使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变成了“双差生”。首先,现在农村乡镇初中周围被网吧、牌场包围。其次,随着打工族涌向大城市逐年增多,各种各样的打工者混杂其中,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会诱惑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误入歧途。
4.双差生的自身素质差。不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
三、农村初中“双差生”的转化策略
1.分配优质高中指标,办强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将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优质高中的指标进行分配;另一方面,毕竟大多数学生不能升入优质高中,要积极引导这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
2.学校应该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学校应切实重视德育工作,找到做好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抓行为习惯入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双差生的形成。学校政教处应统筹安排运用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活动,以及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加强对“双差生”的教育。(1)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进行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
3.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双差生的预防与转化工作。(1)教师正确对待双差生,对“双差生”要付出更多的爱。(2)了解双差生的情况和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双差生的工作。(3)培养学习兴趣是双差生转化的突破口。(4)利用群体效应转变“双差生”。这里首要的是培养造就一支好的干部队伍,以形成班级的核心。其次,要选好课代表,以促进各科的学习。再次,要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开展“一帮一”“一带二”活动,使差生处处事事受到好的影响。
4.家校结合,情感包围,双差生转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1)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2)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与沟通。首先,就我校转化双差生的总体设想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家长了解我校在转化双差生方面的具体安排及实施细则。其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转化情况,树立家长对差生的信心。再次,帮助缺乏家教知识的双差生家长了解有关的基本常识,创造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双差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家庭环境。(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教育方式。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做一个善于评价的家长。再次,家长应该做好榜样。最后,多鼓励孩子的课外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胡厚福主编德育原理[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195)。
[2]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