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馆员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馆员素质

张睿芬

张睿芬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民族图书馆652200

摘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促使图书馆专业人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加强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素质

一、加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能够使图书馆专业人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信息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竞争、信息竞争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学科、新知识层出不穷,新发明、新创造、新科学之间呈现出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的趋势,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这就使人们面临着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的问题。有资料统计,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五年就有一半陈旧过时,十年之后就基本过时了。当前,图书馆基本职能正从侧重保藏向侧重教育和信息转变;管理方式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服务方式由封闭的、静态的、单一的服务向开放的、动态的、多功能的服务转变;用户已由知识的需求向信息的需求转变。信息已成为科学、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图书馆不再是藏书楼,而是信息交流中心,这就对图书馆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专业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继续教育正是更新知识、拓展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层次的有效途径。

2.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能促使图书馆专业人员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

当前图书馆正处于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共存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正由纸本式向自动化、网络化演变。传统的图书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技能和服务水平要求,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将面临新的考验,对新技术无知或只按旧技术工作的馆员将被淘汰。只有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使馆员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扩展、加深和提高,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满足岗位、职位的需要,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求。

3.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能够使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图书馆专业人员来自各个方面:有初中、高中毕业生,有图书馆学、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有从不同专业改行而来的专业人员。馆员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馆员不仅是图书文献资料的出纳管理员,而且是具有一定专业特长、能提供利用信息的咨询员。钱学森先生说过:“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专家或是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工作者,也是信息使用的导向和顾问。”钱学森先生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从现有馆员的素质来看,显然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要全面提高馆员素质,图书馆应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除学习掌握图书馆知识外,还应掌握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拓宽馆员的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二、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对策

1.遵循三个原则

继续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它是为提高中级、高级人才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深层次教育。鉴于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现状,继续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实用性原则。图书馆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在制定继续教育方案时,必须从本地、本系统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实际出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的原则,使每次培训教育都能让馆员学有所得,解决一些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是针对性原则。首先是针对馆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差异,初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在水平和能力上都有差异;其次是针对馆员工作情况和工作需要的不同,有的从事流通,有的搞采编,还有的做咨询等,各不相同。继续教育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和差异,授其所需,补其所缺,长其所短,收到实效。

三是灵活性原则。馆员的继续教育应该是制度化、规范化,但由于馆员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差异和分工的不同,在继续教育目标一致的情况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予馆员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具体内容的自由。在继续教育的评价、考核方式上,除了有科学、公证的办法外,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2.开展四方面教育

继续教育是提高馆员素质的重要途径。馆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知识素质、观点素质等。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应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政治思想教育。在新形式下,馆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因此,要加强对馆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使馆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要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馆员热爱图书馆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同事间团结互助、岗位间协调一致、立正气、树新风的良好风气,提高馆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是新技术教育。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各级各类图书馆面临着一次大规模装备现代化技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机遇,因而新技术教育对每个馆员来说显得迫切需要,馆员应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普通软件知识、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键盘操作技术等。馆员在不同的岗位,对新技术教育的要求各不相同:在采访、分编、流通等岗位的工作人员要会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在信息服务岗位,对光盘检索技术和各种信息网等知识要能掌握应用;对软件开发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还需有更高的要求。

三是新知识教育。根据馆员的不同情况,新知识的教育内容各有不同:对没有学历的馆员,应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取得文凭,同时在掌握图书馆各岗位的一般知识外,应重点掌握一、二个岗位的操作技术;非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馆员,首要任务是掌握图书馆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然后再不断补充新知识;对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馆员,要按照专业的发展动向,深入研究专业的发展规律,并担负该馆职工继续教育的重任。

四是新观念教育。首先是信息观念。图书馆不只是文献资料中心,还是信息网络中心;不仅可提供信息资料,还可以加工和再生产新的技术。其次是商品观念。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大部分是免费的,但一些经过加工整理再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属于商品,是有价值的,应提供有偿服务;在光盘检索服务、国内外网络查寻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也是有偿的。最后是服务观念。过去图书馆的服务只局限于部分行业和少数读者,今后的图书馆将面向整个社会所有要求提供帮助的读者,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3.采取五种方式

继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各级各类图书馆应从本馆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一是脱产进修。由单位选送业务骨干到高等院校参加中、短期进修班、培训班,或到上级图书馆挂职进修学习,主要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学科带头人。

二是在职自学。就是不脱离工作岗位,边工作边学习,结合本行业、本岗位的实际,根据急需补充、更新的知识,鼓励馆员自学,如参加函大、电大、自学考试等。

三是馆内培训。可聘请馆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授课,补充、更新知识;也可请馆内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馆员授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是学术研讨。积极组织馆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或报告会,交流工作经验,了解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观念、新成果,同时从本馆实际出发,定期布置科研课题,在馆内经常性地组织业务研讨和学术研讨活动。

五是参观学习。定期组织馆员到周边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开阔馆员的眼界,拓宽工作思路,自觉地进行管理改革、工作研究和业务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构想.《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年,1期。

2.郝志平试论我国图书馆情报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年,2期。

3.宋桂英谈新形势下图情人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杂志》,1996年,5期。

4.程凡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论坛》,199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