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徐学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徐学刚

徐学刚

四川省夹江县木城镇中心卫生院614106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是腹外疝在临床上最多见病症类型,约占全部腹外疝发病率80-90%。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非生物人工合成补片或生物补片搭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愈率达到了95%以上。但进过相关实验研究,采用的人工合成补片多为聚丙烯和聚酯类补片,手术后人体的应激反应大,并且会影响男性患者的生育功能,因此近年来,腹股沟疝多应用生物补片进行手术。

生物补片已经是是疝气和腹壁外科最为常用的修补材料之一,相比与传统非生物材料补片在腹壁疝修补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重建腹股沟疝手术创伤后的腹壁、防止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出现术后补片炎性包裹组织粘黏现象和精索粘连症状、性生活障碍、生育障碍,但由于造价昂贵,术后仍然会出现会出现发炎、脓肿等现象,因此暂时还没完全替代非生物材料补片。

在手术治疗原理上,生物补片采用诱导细胞再生从而恢复原有功能的方法进行,整个手术恢复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1)植入、排异阶段,生物补片的材料相对于非生物材料补片的材料性质与患处周围性质接近,可以被周围组织进行吸收和降解,因此能够在植入后迅速渡过排异反应期,避免出现强烈的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2)融合阶段。由于生物补片能被吸收和降解,在渡过排异期后,补片中的生物因子能引导周围组织的创口部分原有组织中的细胞因子迅速增长,并逐渐覆盖和连接整个补片。(3)生长阶段。在完全覆盖生物补片后,周围组织细胞根据以往的功能逐渐进行生长,并将生物补片进行完全吸收、降解形成完整的腹膜。(4)功能恢复阶段。此时已经重新生长的腹壁新生细胞进行代偿运动和功能重启阶段,逐渐从正常细胞分化为腹壁功能专用细胞,接管各项功能。(5)完全恢复阶段。待专用细胞分化完毕,所用功能恢复,一部分细胞会继续将创口痕迹和发育痕迹进行修复,最终让患部恢复原有功能与外表形状。相对于合成材料会导致体内留有非生物不可降解材料外,生物补片能够溶于体内,降低炎性反应和排异反应,促进身体组织的自我修复,帮助患处恢复创口原状。

生物补片应用在腹股沟疝手术时需要注意疝部处理,手术要沿创口破损周边进行清理消毒,之后在将生物补片放置于创口之上,且必须保证补片与创口能够重叠均超过3-5cm才能进行缝合,在这期间必须保持补片下部组织整体不得出现褶皱,但允许补片有部分褶皱。补片边缘必须固定在创口周围,不能与其他体内组织有接触现象,若疝部创口较大,需要用肌腱膜覆盖补片层进行二次固定,并且需要再次进行消毒,以免补片被污染,若手术方式为腹腔镜手术,需要注意禁止二氧化碳进入与残留,在结束时需要预防性的进行一次抗菌消毒。

生物补片运用在腹股沟疝手术的优势极为明显,首先其在植入后身体反应并不强烈,其可吸收降解的特点让其并不会像非生物补片一样留置与身体组织中,两者相似行极高,能保证手术后不会形成不良组织,其较好的的抗拉伸强度又能有保证了的修补强度和韧度,在术后几个月后,通过CT、彩超等检测仪器可以看出,采用生物补片手术的患部已经完全与周围组织融合,而采用非生物补片手术的患者可以明显看出瘢痕甚至包块,影响了患部的正常功能。

生物补片另一个优势则是抗感染能力强,由于生物补片主要结构是细胞蛋白组织构成的纤维网状补片,这种补片修复原理是通过引导患部周围细胞进行再生,逐渐生长和覆盖补片并最终吸收降解成完好的组织,这个过程中细胞的消炎杀菌能力极强,可以有效的对抗细菌和感染,因此生物补片具有极强的抗感染能力。

由于生物补片多来源于动物,与人体组织仍有差异,腹股沟患者在应用有仍然有一定概率出现包括剧痛、红肿、发热、炎症反应,但这种排异反应极快,护理人员需要预先性的为患者药物止疼,在渡过排异期后,患者便能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