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及评价标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及评价标准研究

赵晓军

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必需品,在地铁工程开展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效率,丰富安全监控预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中的指导建议作为标准,分析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预警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规范化的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方向,旨在为全面优化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控预警管理效率,加强标准化评价标准提供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地铁工程;监控预警;研究

前言: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地铁建设的黄金时期,建设市场在全球位于首位。考虑到地铁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具有难度大、施工安全系数低、安全控制手段多样的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全面加强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构建稳定的安全监控预警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预警技术与施工模式的是目前地铁工程中继续解决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大部分地铁施工都建立了相应的建立预警以及评价标准,但是从整体上而言,监控预警制度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要求现状存在严重不匹配的情况。因此,充分加强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整体化组织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相对应的评价指标至关重要,是现阶段地铁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

地下轨道交通的施工需要在地面下进行,深度一般在30m左右,而此深度的地层、围岩以及地表状态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环境的动态化监督以及分析是风险程度评估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颁布的相关安全评价标准中的内容指出,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加强对环境的动态化监控,并建立健全相应预警方式与评价手段,具体的风险控制等与监控预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1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的管理不应该仅仅存在于施工阶段,而在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后续收尾工作,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标准,构建稳定的基本施工安全条例。在地铁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企业应该联合监理单位、承包方结合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目的建立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从多个角度执行工程面临的风险评级,并结合分析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对安全隐患应该进行重点排查,尤其是潜在的安全隐患更加需要注意。

2.2地铁施工安全监控管理

在地铁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之前,相应的安全监控方案制定应该与设计单位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稳定构建第三方监测单位、施工管理部门与监理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针对性进行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判断,并制定一系列的技术分析,对不同施工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水平,分析监测对象的危险系数,从而制定更加精确的监测与控制频率。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确定明挖法、暗挖法等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充分分析现场施工环境与组织文件之间的契合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控管理制度。此外,施工现场应该安排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对周围环境中需要重点监控的项目进行跟踪与分析,包括一些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检测频率的安排。

2.3地铁施工安全预警管理

地铁工程安全监控预警分为数据级预警、现场级预警和工点综合预警。

2.3.1数据级预警

应该在充分分析周围施工环境与施工结构的动态化数据,并根据前期制定安全预警管理组织标准确定是否发布预警。

2.3.2现场级预警

需要通过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间断巡视与现场安全隐患分析,重点对施工过程中机械、安全隐患、建筑结构等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需要确定是否发布预警安全信息。

2.3.3工点综合预警

工点预警是最为严谨,准确性最高的一类综合预警手段,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区间内的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包括执行相应的安全预警信息,确定预警警报的解除方式,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等级分类。一般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警报的发布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的风险级别,需要结合施工准备过程中制定的相关标准,组织相关的参建方式进行相关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勘查措施与分析模式,在处理措施与安全环境分析之后,需要联合监理单位、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会议研讨,如果会议确定安全系数过低,可以通过现场二次勘察的方式确定风险范围,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预警等级。在预警信息发布之后,相关监理单位需要充分结合预警情况分析预警信息的可靠性,制定相应的最优化处理方案,从而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对特定的工作点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处理到动态化监控数据逐渐呈现出收敛的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则判断为安全情况得以缓和,可以进行工点预警警报的解除处理。

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

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控预警制度是一项有效且目的明确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分析与预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并确定预警管理的具体方式。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标准化编制工作应该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标准,在国内发展前期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建立相关的科研分析模式,从而不断强化监控过程中的预警管理评价。

在地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管理评价内容,重点从施工查阅、安全风险清单评估、监测数据分析、现场环境记录等多个方面进行记录与数据调整。在风险等级评估过程中,测量与监测项目指标具体为安全预警管理、安全监控管理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监控管理的评价指标由两项组织,分别是施工实施、风险管理;安全监控预警具体分为三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为监控数据处理、监控前期准备以及监控实施过程中;安全预警管理的评价指标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分别是预警响应、预警解除与预警发布。在平阿基过程中能够,需要将施工安全监测过程与结果建立在安全预警系统的基础之上,并从多个角度建立分析制度,从而构建特征化的评价方式与制度条例,选用单项扣分的具体形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分数的加减,最终得分为指标的安全评价结果,结果可以为负数,并且在地铁施工安全控制过程中,其加权总和的参考价值最高。

结语:我国目前正处于地铁工程建设发展的黄金时期,现代化建设技术以及操作方式在地铁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运用,其高效性以及特殊性已经逐渐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一直认可。为了提升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并从多个角度建立相应的监控预警制度以及评价方式,需要开展协调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标准,不允许在安全控制方面出现疏忽。应该充分把握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不断优化相关的评价指标以及建设体系,制定标准化的约束与监督手段,从根本上提升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丁烈云,吴贤国,骆汉宾,付菲菲.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11):121-127.

[2]吴贤国,陈跃庆,张立茂,姚春桥.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及评价标准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3,30(05):107-111.

[3]温裕春.地铁项目施工安全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付菲菲.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5]罗富荣.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