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

黄燕1邹静2通讯作者

黄燕1邹静2通讯作者(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科,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控科,530021)

【摘要】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越来越重视,医院也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国家、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拔款及医院投入的科研资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使科研经费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结题时经得起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并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278-01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物质保障,科研经费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保障,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1]。作为科研科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医院科研的经费管理,更好地为科研服务,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1.制度管理:制订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根据国家《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课题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自治区《关于调整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桂政发[2015]3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管理制度》,明确了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1.1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课题的目标和任务书,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1.2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研发经费应该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研发经费管理和使用去向结果的追踪问责机制。

2.加强培训:不定期针对科研管理人员、科研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研究人员、研究生等进行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知识培训。如《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解读》《科研经费及预算拨款使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规范》等等,使广大科研人员明确了科研经费的不同来源和用途、使用的办法和标准、开支范围、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与决算,在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志交流费、出版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方面做到有计划、有预算,并根据预算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避免无谓的浪费或经费使用严重不足,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

3.做好预算3.1预算的编制:(1)课题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课题研究开发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2)课题预算编制时应当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来源预算应当按照从各种不同渠道获得的资金总额,包括项目下达单位资助的资金以及从依托单位和其它渠道获得的资金。支出预算应当根据项目需求,按照研发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资金来源编制,并对直接费用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作出说明。

3.2预算执行与决算: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时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课题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给予调整;课题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课题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财务科应当按年度编制全院项目资金收支报告,全面反映项目资金年度收支情况、资金管理情况等,以便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年科研经费的预算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和纠正经费的使用。

4.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机制,科研管理部门要协同财务部门掌握科研经费来源及特点,对不同来源和特点的科研经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认真履行审核功能,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开支的款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对超预算的经费使用,要从严控制,使经费真正用于科研。

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审计部门要从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的全局角度,对科研经费从立项到使用最后到结题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要注重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审计监督。

通过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和严密完善的管理监督程序,规范医院科研项目的审批和报销,使科研经费使用过程公开透明,使用账目合理准确[2]。

参考文献[1]李祥婷《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12[2]陈洋琴《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上海管理科学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