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促进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护理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促进方法研究

李源源

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415000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加上社会大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外延不断扩展,医护服务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需要科学把握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利用科学的促进方法,解决发展问题,为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打开全新的局面,促进护理教育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护理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促进方法

在新形势下,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立足护理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剖析存在的问题,借助发展机遇,巧用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深化护理教育发展关键性环节,提高护理教育发展实效性,培养大批符合现代化医疗卫生要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填补当下医疗市场人才空缺,进一步推动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一、护理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护理教育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护理教育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中高职院校以及大学纷纷开设护理教育专业,注重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随之,医疗市场护理人才急剧增加,护理教育层次提升,护理教育完整体系得以形成并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我国针对护理教育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出台并实施了相关政策条例,大力支持护理教育发展工作开展,护理教育体系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等程度不断提升,为推动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护理教育发展的问题

我国护理教育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由于受到多方面主客观因素影响,也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日渐缩短和外国护理教育发展间的差距,将护理教育事业推向更高发展阶段。我国护理教育发展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护理教育层次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层次护理院校、师资等比例平衡,同等重视数量和质量,防止护理教育发展中层次结构出现不科学、失衡等情况,影响各层次护理人才培养。同时,在护理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重理论、轻临床实践”现象,护理教育课程、课时设置不科学,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没有有效衔接,过分强调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护理临床实训以及实习不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护理综合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校对我国医疗市场多层次护理人才需求缺乏深入了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化,护理人才培养单一化,不利于专业学生对自身进行合理化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无法满足我国当下在老年、心理、临终关怀等多方面护理的人才需求。此外,高水平护理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联系密切,对护理教育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部分高校对护理教育师资重视程度不高,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不够,部分教师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加上缺乏丰富的护理教学经验,影响护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教育事业发展。

二、护理教育发展促进方法

1、树立现代化护理教育发展理念,强调护理教育结构深化

在新形势下,我国要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审视护理教育发展现状以及问题,树立现代化护理教育发展理念,深化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地区发展护理教育事业。我国要以现代化理念为基点,对地方教育部门提出针对性要求,高度重视护理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深化护理教育结构,对中职、高职、本科等学历层次护理教育比重进行规范化调整,大力支持本科院校开设护理教育专业,包括课程设置、招生等,和职业院校护理教育协调统一。在此过程中,我国强调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结构合理化调整,重视医学本科生、研究生中护理人才培养,对中专以及高职护理人才结构规范化调整,合理减少中专护理人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科学深化护理教育结构,满足我国医疗市场对各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的客观需求。

2、全面推进护理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进程

在医疗市场动态发展,我国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全方位深入把握世界范围内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背景下护理教育迎来的全新发展机遇,客观看待护理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挑战,通过多方面可行的路径,全面推进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我国要应用发展的眼光,明确国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在护理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吸取教训,深入把握当下护理市场人才需求,优化利用国外护理教育发展方面的优势资源,比如,技术、人才,加强国际间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办学,在多层次互动、交流中更好地培养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尤其是研究生以及博士生,借助国际化平台,为其提供多样化深造机会,更好地致力于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深层次推动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我国也要注重护理教育本土化进程推进,要在整合多方面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护理教育发展道路,使其在和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个性化特征。

3、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要多维度指引各层次高校深入了解国内外护理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化护理人才的培养,科学培养老年病、心理咨询、重病监控等类护理人才。同时,高校要注重护理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强人文关怀、主动服务等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成为高水平护理人才。此外,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中,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引进大批优秀人才的基础上选派优秀护理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校、机构进行交流学习,在多层次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此过程中,高校也要注重日常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利用多种培训手段,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下提升教师护理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教学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我国要具备全局意识,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深入把握护理教育发展现状以及问题,多维度优化完善护理教育发展路径,平衡护理教育层次结构,深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等,提高护理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实现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中护理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应巧燕,刘蕾,李莺等.新形势下中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2-16.

[2]张海水.人才供求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4):351-353,354.

[3]帅华,熊水珍.国外护理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104-105.

[4]郑薇.浅析医学护理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心理医生,2017,23(28):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