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教材中少数插图的瑕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神经病学教材中少数插图的瑕疵

李会廷

(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插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分析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中54幅插图。结果:有5幅插图存在瑕疵。结论:插图中瑕疵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插图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神经病学;瑕疵;插图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98-02

AfewillustrationsofdefectsinNeurology,LiHuiting

FirstClinicalMedicalCollegeofYangtzeUniversity,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YangtzeUniversity(HubeiJinzhou43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Probeintotheroleandpositionofillustrationsinteachingmaterials.MethodAnalysisof54illustrationsinNeurologyofthe7theditionfromthesecondchapterandthethirdchapter.ResultThereare5illustrationsofdefectintheillustrations.ConclusionsItishardtoavoidtheexistenceofdefectsinillustrations.StudentscanbetrainedtoformarigorousscientificattitudeinGuidingthemtoanalyzethedeficienciesintheillustrations.

【Keywords】Neurology;Defect;Illustration

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文字表达常常遇到一些困难,在涉及到的相关医学各学科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插图,来增加教材的科学性、直观性、启发性、可读性,从而使教材显得更加图文并茂,赋予新的活力。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1-7版《神经病学》教材采用了丰富的插图,为医学生们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可读性提供了平台,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教材。然而在本科教学活动中,发现这一系列的教材中,总有少数插图有一些瑕疵,受到学生的质疑和不解,需要教师反复讲解。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各高等学校正在使用的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中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出现的少数插图的瑕疵,指出、修正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以期有人能注意到,并在今后的编写中加以改进。

1.资料

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出现的插图,共54幅,其中有5幅插图存在瑕疵[1],具体情况如下。

图2-12延髓综合征损伤部位及表现(简称图2-12)中,延髓内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病灶侧舌肌瘫痪及肌肉萎缩(舌下神经损害),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害),而图中瘫痪部位涉及到右侧上肢、躯干、下肢,应为左侧周围性舌瘫、右侧上肢、下肢瘫,不包括右侧躯干肌瘫。

图2-13桥脑综合征损伤部位及表现(简称图2-13)中,延髓腹外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而图中瘫痪部位涉及到左侧周围性面瘫、右侧上肢、躯干、下肢瘫,应为左侧展神经麻痹与周围性面瘫、右侧中枢性舌瘫、右侧上肢、下肢瘫,不包括右侧躯干肌瘫;同时偏瘫的概念中应为同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和上肢、下肢瘫,此处为交叉瘫,故不是偏瘫。

图2-14中脑综合征损伤部位及表现(简称图2-14)中,大脑脚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和上下肢瘫痪(锥体束损害),而图中瘫痪部位涉及到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上肢、躯干、下肢瘫,应为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上肢、下肢瘫,不包括右侧躯干肌瘫。

图2-51浅反射(腹壁反射)传导通路(简称图2-51)中,刺激的是右侧腹壁,传导路径是左侧脊髓后角、交叉、右侧脊髓丘脑束、右侧大脑、右侧锥体束、交叉、右侧前角、右侧腹肌,应为右侧脊髓后角、交叉、左侧脊髓丘脑束、左侧大脑、左侧锥体束、交叉、右侧前角、右侧腹肌,同时还应注意,刺激腹壁时会引起双侧腹肌收缩(图中未能显示)。

图3-1瘫痪的几种常见形式(简称图3-1)中,交叉瘫的主要表现为瘫痪部位涉及到左侧面部及右侧上肢、躯干、下肢,应为左侧面部及右侧上肢、下肢,不包括右侧躯干。偏瘫的主要表现为瘫痪部位涉及到右侧中枢性面瘫和舌瘫(舌瘫未显示)、右侧上肢、躯干、下肢瘫,应为右侧中枢性面瘫和舌瘫、右侧上肢、下肢瘫,不包括右侧躯干。

2.讨论

《神经病学》作为医学学科中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常常配以大量的插图来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得到学习者们的欢迎与肯定。但如果插图存在瑕疵,常常会引起学习者们的质疑与不解。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1-7版《神经病学》教材均采用了丰富的插图,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教材,同时也发现少数插图有一些瑕疵[1-5],在8年制《神经病学》教材中也有类似现象[6]。目前正在使用的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出现的54幅插图,其中有5幅插图存在瑕疵,这些瑕疵有的是被学生先发现的,如图2-12、图2-13、图2-14,右侧上肢、下肢瘫,不包括右侧躯干肌瘫。有的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发现的,如图2-51、图3-1,有的是教师在受到学生质疑后,对插图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了一些瑕疵,如图2-12左侧周围性舌瘫、图2-13右侧中枢性舌瘫,均未在插图中显示。

这些瑕疵产生的原因可能为疏忽所致,如脑内一侧锥体束损害,会导致对侧瘫痪,制图时将上肢、躯干、下肢均显示为瘫痪,没有把躯干肌除外。偏瘫的概念较为混乱,多将同一侧上下肢瘫痪称为偏瘫,这是错误的,应为同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和上肢、下肢瘫。其二原因可能是不方便制图,如周围性与中枢性舌瘫、展神经麻痹,很不好用图来表达,不过在图2-14中右侧口角很经典的一笔,就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图2-51要描述的是浅反射传导通路,但作腹壁反射时会引起双侧腹肌收缩,其传导通路更复杂,宜选用引起一侧肌肉收缩的反射制图如跖反射、提睾反射。不过可在图2-51加上一些标注来解决,如将人体图方位标注左右(与医学方位相反)、省略对侧反射通路等。

在最初使用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时发现了这些瑕疵,此后在教学中预先告诉学生,哪个范围内的插图有瑕疵,要求学生上课后能够找出这些瑕疵,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这倒是这些瑕疵带来的意外的收获。

教材中瑕疵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一幅插图不可能包含所有信息,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插图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主编.神经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5-82.

[2]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6.

[3]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4.

[4]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26

[5]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4.

[6]吴江主编.神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