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

赵颖

(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市铜山供电公司221009)

摘要: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介绍,分析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明确了用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传统营销模式、营销观念带来重大变革,将有效实现营销资源集约化管理和合理配置,降低抄表的人工成本,为电量异动、线损高的区域提供准确监控和分析手段,从而大大提高营销工作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应用

抄表工作作为电力营销的一项重要工作,虽历经变革,现场也安装了部分负荷终端和抄表系统,但由于安装少,无法实现全覆盖,还需要人工抄表、检查等,不仅工作效率低、经常出现抄错用户的现象,估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量大,管理困难。对于卡表预付费客户,未能按规定周期及时抄表,出现客户透支电量及窃电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且有些卡表超周期运行,在线损统计中将客户所购电量作为售电量进行统计,使城网线损台区线损无法进行真实统计。

1、用电信息系统简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客户负荷、电量、电压等用电信息实时传回后台,由系统自动分析数据,再通过通道建设为终端提供信息支持,实现供电单位与客户双向互动的先进营销管理手段。

2、用电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基础,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电信息采集建设要实现对五类电力用户的全面覆盖,包括专变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公配变、关口考核计量点,对用户的各类用电信息实现全面采集,满足各类营销业务要求,满足各级部门经营管理的要求。为确保全面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工程建设任务,公司成立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及工程项目组,明确了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确定了系统建设计划,确保系统建设有序、顺利开展。具体做法为:

2.1统筹规划,试点引路,按公司要求,确定试点小区,提前对小区进行现场勘察,制作样板表箱,确定改造方案和技术路线,密切配合技术厂商开展采集主站系统建设,并对采集主站系统软件的采集、控制、统计分析、报警等主要功能完成开发测试,多方协调配合建成多元化缴费平台,为居民家庭智能用电提供良好的智能电网客户服务环境。

2.2跟踪服务,全程协调。为确保采集系统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明确了计量班、用电检查班、电费班、客户班和现场配合人员职责,抽调专人对改造工程进行管理,并与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洽谈,商定了改造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为每个施工队配备安全员和质监员,对工程安全和质量进行把关,并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个小区进行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和智能用电应用、多元化缴费使用宣传,进行全程协调,跟踪服务,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2.3梳理改进,提升服务,客户智能电表上线运行后,配备维护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客户服务工作,并及时梳理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积极配合厂家技术人员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客户进行解释,及时消除和解决客户用电问题。

2.4开展营销数据综合治理,全面清理营销信息化系统内部的垃圾数据、测试数据。规整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网域、资产域等基础数据;实现台区自动抄表、线损的自动统计分析;开展数据的核查补录工作,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的对用户档案等数据逐步进行清查梳理,提升营销客户档案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各类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提供基础档案信息,全面提升营销信息化系统数据质量,实现各类营销业务的高效运作。全面开展各电压等级关口电能表和客户电能表调试工作,确保采集成功率和采集正确率达到100%。

2.5加强营销信息化系统运维力度,加强信息运维队伍的培训、监管及考核力度,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执行力强的专业化运维队伍;实时监测多元化缴费终端、采集器、集中器等信息终端的在线及运行情况,及时预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备品备件库,完善应急抢修机制,确保问题终端及时得到处理;定期开展运行情况分析,查找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薄弱环节,提高问题处理针对性。

3、用电信息系统在现场的应用

3.1自动抄表

为实现自动抄表、加强对计量表及用户侧用电情况的管理,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对专变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公配变等计量装置进行改造,实现客户信息的全部覆盖与采集,通过对智能电表的数据采集,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电力用户实时用电信息数据,推进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模式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自动抄表功能的实现,将改变以往的人工抄表模式,消除人工抄表而带来的估抄、漏抄等人为因数,人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由于表计异常而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进一步减少,对高线损可进行实时控制。

3.2线损管理

实现台区自动抄表、线损的自动统计分析,结合营销基础数据治理工作,现场核实变电所、线路、台区与客户的供售对应关系,抄录相关参数,完成所有台区、线路梳理后在营销系统线损管理模块完成本单位线损考核单元的创建,线损考核单元包括台区考核单元、线路考核单元、分压考核单元、单位考核单元。在线损报表统计模块,完成对本单位当月考核单元的线损统计,从而实现线损的自动统计分析。

3.3电费风险防控

深化系统应用,实施电费风险防控工程。一是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完善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费核算及校核规则,实现客户自动抄表核算功能。二是全面推行“购电控”业务,提高预交电费比例。年底,高压分次抄表结算及购电制客户覆盖面达到90%。三是深化一体化缴费应用,全面推进柜台“零现金”,对各单位的柜台现金缴费率、自助缴费终端应用率、缴费率进行全面对标考核。四是发挥城乡“十分钟缴费圈”作用,方便客户缴费。建立健全多元化缴费终端运维机制,实现终端常见故障远程报警功能和远程下发公告功能。

3.4前移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业务规则

将稽查监控系统部分业务规则前移至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实现部分业务的实时在线稽查,前移稽核关口,减少异常问题数量,提升稽查整改效率。

综上所述,用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传统营销模式、营销观念带来重大变革,将有效实现营销资源集约化管理和合理配置,降低抄表的人工成本,为电量异动、线损高的区域提供准确监控和分析手段,从而大大提高营销工作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同时还将大大加快智能化电网建设脚步,为实行阶梯式电价政策等智能化应用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