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安监人员如何做好安监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述安监人员如何做好安监工作探讨

吴明辉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乡镇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群体,有学校医院有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类的社会必备要素,出于本职工作角度,以乡镇的安全监管为出发点,谈谈我对现今安全管理体制的想法。

关键词:安监;工作;探讨

1现今安全管理的两个层面三个控制

安全管理有两个层面三个控制。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控制,即管理控制、行为控制和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属于宏观层面的控制,它们因应的是广义危险源的定义,也就是说,它们是通过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间接地控制危险。技术控制属于微观层面的控制,它因应的是具体危险源定义,也就是说,它通过技术控制直接地控制危险。

1.1三方式

目前国内常见的安全管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即:宣教员方式、协调员方式和监督员方式。宣教员方式主要是通过宣传职业安全的法规和相关要求、教育职工接受安全行为方式,来提高生产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协调员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上下级或部门间的沟通渠道、协调相关方的安全利害关系,来降低生产运行人员的职业风险;监督员方式主要是通过安全检查,发现和制止生产中的违规行为。

1.2三方式有以下六个共同特点:

(1)安全管理人员不参与对危险的控制,只以生产运行人员为对象,进行宣教、协调和监督等形式的管理;

(2)生产运行人员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承担生产的责任和控制危险的责任,以及既要承受危险又要承担发生事故的责任;

(3)三方式的管理体制都是为务虚的管理内容而设置,它赤手空拳,其权限不足以操控对具体的危险项目实施实质性控制的各种运行机制,所以,三方式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完整的安全管理系统。

(4)三方式有明显的管理倾向性和偏激性,它感兴趣的是被管理者的性情因素,而对情境因素(指领导的意图、环境、设备、材料等系统因素)却很少顾及;

(5)三方式的管理方式是上下脱节的,上面的管理者,管而无责,下面的被管者,被管则有责;

(6)三方式管理是粗放、被动、零散、偶发、随意和盲目的,关于它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果,从来无人过问,也无法考核。三方式也许适用于对相对安全的生产或作业的辅助性的安全管理,但如果将它用于相对危险的生产或工程系统的安全管理,则难以获得实质性、确定性和可靠性的管理效果。

2谈谈对构建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的几点想法

2.1打破“僵化行政”,开创地方政府安监工作新局面

安全管理体制是静态管理资源,它对事故没有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实质性、有效性作用;安全管理机制是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具体危险源的“三源”共同结构体,它体现了安全控制手段的结构与具体的危险结构的匹配,它是监督管理和控制事故的唯一实质性有效性的运作机制;安全管理模式仅强调安全管理系统的外部形式特征而不涉及安全管理系统的内部机制,它对事故也没有实质性和有效性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作用。

以我见,各级地方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都应不失时机地健全专家队伍,针对重点危险企业的重大危险开展实质性、有效性的监督管理工作;建议国家安检总局借鉴注册监理工程师在我国成功运行的模式,培养高起点、高智能的注册安全工程师队伍,按行业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推行政府、社会和企业三者“彼此互动、相对封闭和协同匹配”的高效能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其特点是高度专业性、高度专项性、高度针对性,有利于打破“僵化行政”。

2.2探索建立政府、行会和企业互动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政府、行会和企业三者互动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是指一个大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在政府、行会和企业三者互动安全管理大系统中:牵制维度是政府,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可以借行会的帮助得到充分、有效地行使;秩序维度是行会,企业借助行会的专业性资源可以产生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得到切实的执行;结构维度是企业,企业可以借助大管理系统的政府监管资源、行会专业技术资源来改善安全管理决策,从生产过程结构、安全管理结构、设备结构上彻底地、超前地排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我觉得,实行政府、行会和企业三者互动安全管理机制是发展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业的一个有效途径。

2.3对安全隐患进行严格划分等级管理制度

其实安全隐患不但具有显著的规律性,还存在着层次、级别等特点。对查实的安全隐患点项进行科学合理分级,诸如按照引起安全事故的轻重程度分为特大、重大、中度及一般;按照事故发生轻易程度分为特容易、极容易、容易及不容易;甚至还有按照事故发生后对社会及周边生活环境影响程度来分为特大、重大、轻度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针对隐患等级及相关隐患内容制定详尽的预防措施及紧急避险方案,确保在隐患所引发事故时,真正做到事故可分阶段控制,直至快速进行处理。

2.4积极建立一个国家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基本思路是:一是建立统一的、垂直的、全方位的国家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综合行使全国安全监察职能,取代目前设在劳动、交通、公安、水电、农机等行政部门内的国家安全监察,实行垂直领导体制。二是仍以行业划分国家监察领域,如水陆交通等适当合并一些交叉监察领域,劳动部门仍负责对全国企业安全生产的国家监察,但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在机构改革精减人员的情况下,要充实和壮大国家监察队伍;(2)在垂直管理体制一时推行不了的时候,应从法规角度明确国家监察职责权力以及人员更换、履职认定等的垂直管理属性,相对具有法官检察官属性的垂直管理,使其能客观公正地行使监察权力;(3)逐步完善监察手段,使大量事前监察更客观更科学;(4)制定监察程序法,使诸如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三同时”一类的预防性源头监察工作落到实处;(5)制定完善监察实体法,使《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更能强有力的行使。

3结束语

安全责任重如山,安监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巫海珍.有关供电安全监督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08年10期

[2]马继福.安全监督人员如何履行监督职能[J];电力安全技术;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