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

朱冰瑶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并且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110例,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将这11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新生儿,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55例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临床感染率为27.3%。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感染率为12.7%。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护理

一、前言

近年来,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的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护理方法保障脐部感染的顺利消除。

二、概述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死亡率达18.06%。在妇产科临床上,新生儿脐部感染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脐部是新生儿比较脆弱的部位,如果护理的不科学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在实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才能够进一步减少和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情况的发生。因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新生儿110例针对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三、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自该院出生的新生儿110例新生儿,将这11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新生儿,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10例新生儿有男婴60例,女婴50例,日龄在1~9d之间,平均日龄为4d。其中观察组55例新生儿有男婴35例,女婴20例,日龄在2~9d之间,平均日龄为5d。对照组55例新生儿有男婴25例,女婴30例,日龄在1~6d之间,平均日龄为3d。

2.护理方法

导致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剪脐不净,剪脐后创面较大。二是,脐部用物消毒不严脐部感染与断脐用物消毒不严。三是,护理方法不当在日常护理中往往发现产妇及家属采取一些不当的护理方法,这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对两组新生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就是对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消毒,并且在新生儿脐部0.1cm处,使用气门芯进行结扎等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首先,安排护理人员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内为新生儿进行沐浴和消毒。其次,在新生儿沐浴之后需要采用高压灭菌毛巾擦干全身,在毛巾的选择上,采取1人1巾的方式。再次,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新生儿的家属进行正确的换换尿垫的方法等等。临床护理时间为10d,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期间,做好相关的记录。

3.评价标准

在护理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观察新生儿的脐部是否有脓液。

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四、结果

对照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发生脐部感染1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27.3%,无感染40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72.7%。对照组临床感染率为27.3%。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发生脐部感染7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2.7%,无感染48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87.3%。观察组临床感染率为1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讨论

新生儿脐部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轻者仅限于局部症状,重者因细菌侵入腹壁、进入血液可引起败血症、破伤风等并发症。在新生儿护理中,脐部是一个易感染的部位,若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会导致败血症。新生儿发生脐炎的主要原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炎症。脐部炎症的发生主要与脐带本身粗细(含华通胶物质多少)及结扎的部位的高低及结扎的方式、残端的修剪等脐带护理技术,以及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等有关。

脐带结扎位置脐带及早干枯脱落是防止脐部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脐带结扎的位置过高可影响脐带的早期脱落。在妇产科临床上,新生儿脐部感染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护理不及时,容易诱发新生儿脐部出血等情况,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出院。因此,在临床护理方面,需要全面的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效果,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在该的临床中,主要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果发生感染的症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②选择合适的消毒液。消毒液的合适与否也影响到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③加强各环节消毒,控制院内感染。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上述3点,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新生儿加强脐部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对照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临床感染率为27.3%。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感染率为12.7%。可以得出临床结论,通过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新生儿脐部感染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并注重其具体护理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0):1299-1301.

[2]杨秀菊,谢景玫,苏春勤.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4):390-392.

[3]严洲平,翟军青,周岩.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04):215-216.

[4]钟伟琼,黄晓燕.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J].现代医院.2014(0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