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表面处理对放疗部位种植体骨整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 2

种植体表面处理对放疗部位种植体骨整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晓华1刘宏2(通讯作者)

李晓华1刘宏2(通讯作者)

(1大连中山天津街口腔门诊116001;2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23)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23-02

种植体能否与骨组织长期结合并行使功能,是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种植体表面形状和形态是影响种植体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杂种狗4只,体重16-20kg。

2、实验仪器

双能X线骨密度仪:Lunar公司提供,DPCX-L型,周围扫描方式,小动物模式分析软件。Leica1600型锯割切片机、PhILIPSXL30扫描电镜、SIGMAKEVEX能谱分析仪、MteaMorph/DP10/BX41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荧光显微镜带自动照相和数字成像装置、2300c/D医用直线加速器等。

3、螺纹式表面光滑和螺纹式表面粗化两种形式的种植体相隔植入。

4、实验分组:

实验组A拔牙术后1个月,在每一侧下颌骨无牙区行种植术,各植入4枚钛合金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一周内给与抗生素。种植术后3个月,一侧下颌骨接受放射线照射。使用Varian2300c/D型医用直线加速器,以中线为边界,3×5cm2视野,单一剂量15Gy,上下对穿照射,剂量率400cGy/分钟。另一侧不接受照射,作为自身对照。并于种植后1个月、和处死前拍摄X光片。

实验组B拔牙后1个月,一侧下颌骨无牙区接受放射线照射,以中线为边界,3×5cm2视野,单一剂量15Gy,上下对穿照射,剂量率400cGy/分钟,另一侧不接受照射,作为自身对照。放疗一个月行种植术(同对照组),各植入4枚钛合金种植体,一周内给与抗生素,并于种植后1个月拍摄X光片。

实验组C拔牙后1个月,一侧下颌骨无牙区接受放射线照射,以中线为边界,3×5cm2视野,单一剂量15Gy,上下对穿照射,剂量率400cGy/分钟,另一侧不接受照射,作为自身对照。放疗3个月后行种植术(同对照组),各植入4枚钛合金种植体,一周内给与抗生素,1个月拍摄X光片。

5、观测内容:组织学观察、骨密度测量、组织形态测量、扫描电镜观察、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6、统计分析使用SPSS8.0统计软件,依据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析因分析,检验标准取p=0.05。

二、实验结果

1.一般结果:共植入32颗种植体,其中与骨结合良好的有24颗,骨结合不良有7颗,脱落1颗,骨结合不良及脱落种植体均为先行放疗后种植组。

2.大体观察对照组和实验A组种植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裂开,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实验B组,对照侧种植体愈合良好,没有种植体松动脱落,没有创口感染。放疗侧在种植术后一个半月发生放射性骨坏死,合并病理性骨折,4枚种植体均松动,骨折线上种植体脱落,种植体周围为坏死组织,无纤维结合或骨结合。实验C组,对照侧种植体均愈合良好,没有松动脱落,没有创口感染。放疗后3月种植,放疗侧在种植术后2个半月发生放射性骨坏死,未出现病理性骨折,有1枚种植体松动明显,但周围有纤维组织,其余3枚种植体1~2度松动,周围有较多纤维组织和少量骨组织。

3.X线片观察:愈合良好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紧密,无间隙;愈合不良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有由于骨吸收所致的阴影。正常颌骨与放疗后颌骨组织无明显差异。

4、表面处理对骨密度的影响:各组间经方差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结果为:对照组与实验A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B、C组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

5.植体-骨接触率的变化:种植体骨接触率最高的是正常对照组,其次是实验A组,最低的是实验B组。经方差分析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6、荧光显微镜观察:在各实验组的标本上都可见呈黄绿色的荧光带,证明各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生成。

正常对照组:在种植体齿状结构与骨组织交界处,可见到分布均匀的荧光条索,在骨组织内可见到许多环状荧光带。

实验A组:在种植体齿状结构与骨组织交界处,可见到分布不均匀的荧光条索,荧光条索的数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少,在骨组织内也可见到环状荧光带。

实验B、C组:由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出现放射性骨坏死,因此,在种植体齿状结构与骨组织之间几乎看不到荧光条索,但在颌骨组织内可见到环状的荧光带,数目较少。

7、扫描电镜观察:

种植体表面观察:

对照组:在粗化的种植体表面可以观察到有较多的附着于种植体表面的组织,经成份分析证明是残存的骨组织,说明这部分骨组织与种植体间的结合非常牢固。

实验A组:在种植体表面可以观察到有附着于种植体表面的组织,经成份分析证明是残存的骨组织,数量较对照组少。

实验B、C组:在种植体表面看不到有残存的组织,种植体表面干净,这说明实验B、C组种植体与骨组织未形成牢固的骨结合。

三、讨论

种植体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骨结合,影响结合力最重要的表面特性是表面形貌、化学特性和表面能可以影响机体与生物材料之间的蛋白质吸附、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和细胞/组织分化,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种植体的功能[1、2]。近15年对钛种植体的表面形貌的研究再不断深入,主要是比较微米级粗化的表面与机械加工(光滑)的表面相比,是否能加强骨组织的结合,有不同的技术方法加工微米级种植体表面形貌,其中包括喷砂、酸蚀、和将二者结合使用,在这些表面形貌中,经喷砂加酸蚀(SLA)处理后的表面,通过组织形态测定可以加强骨结合。大量的针对钛种植体表面形貌的研究,却仍然有个问题,这些材料在生物环境中是怎样的表现,与临床试验相反,细胞培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详细考察细胞和基质在外源性材料表面上的相互作用过程,如细胞附着等。不同的表面可以选用不同的细胞系,常用的有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样细胞、原代人成骨细胞、和鼠成骨细胞(MC3T3EI)。人成骨样细胞MG63经常被用在评价不同钛合金种植体的表面形貌,这个特点鲜明的细胞系最初来源于人的骨肉瘤,尽管MG63来源于肿瘤细胞,比正常组织生长迅速,但是MG63显示了很多成骨细胞的特点,广泛用于种植体不同表面形貌的体外研究。在对光滑和粗化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中,细胞在喷砂加酸蚀表面呈现不规则,多形态结构的排列,而在光滑表面成扁平结构排列,认为SLA表面粗化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提高细胞的粘附和增生。MG63在粗化的表面有较高的表达,且在4-5?m喷砂酸蚀粗化条件下生长的最好,剪切力对粗化表面的细胞影响更大,在一定的剪切力下粗化表面的成骨细胞分化减少。

参考文献

[1]AlbrektssonT,Br?nemarkPI,HanssonHA,Lindstr?mJOsseointegratedtitaniumimplants.Requirementsforensuringalong-lasting,direcbone-to-implantanchorageinman.ActaOrthopScand1981;52:155-170

[2]BrunetteTTheeffectsofimplantsurfacetopographyonthebehaviorofcellsIntJOralMaillofacImplants1998;3:2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