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观察

何德高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病科661399

【摘要】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的CT表现。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6例患者中,斑片以及大片状渗出病变表现16例,病变形态不规则,其中2例伴随气管充气征。结节病变为主患者5例,现5-20mm直径清晰边缘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双肺粟粒病变3例,粟粒小结节双肺弥漫分布,1-3mm左右大小不等。肿块病变为主2例,边缘清晰光滑,无明显分叶、毛刺。伴随弥漫网格状影3例,伴随纵膈淋巴结肿大20例,3例出现空洞。另有4例胸膜增厚。结论:脐窝样皮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以及AST等几个表现中同时出现三个,需高度怀疑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素肺炎;临床

主要研究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的CT表现,对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国家法定诊断标准,由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艾滋病,且经痰液涂片和真菌培养确认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全部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3-50岁,平均34.6±10.6岁,均有咳嗽、乏力、低热、腹泻等表现,浅表淋巴结增大不明显。

艾滋病诊断标准:①血清HIV抗体阳性;②3-6个月体重下降超过10%,持续高热38℃以上;③持续腹泻,3-5次/d持续一个月以上;④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机遇性感染。

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诊断标准:①痰液涂片、真菌培养,痰涂片姬姆萨颜色现圆形、卵圆形酵母菌体;②真菌培养,25℃、38℃双相状态转变,25℃下青霉相菌落红色素加深,整个培养基内弥散,35℃酵母相,菌落表面光滑,灰白色,无色素。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26例中有15例复查2次以上,累计胸部CT46次。T淋巴细胞检测使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CT使用ANATOM全身螺旋CT机,工作参数130kv、40mA,10mm层厚薄层扫描,窗宽1000Hu、窗位-400Hu重建图像,观察病灶分布、大小、淋巴结肿大和胸膜改变等特征。

2结果

全部26例患者中,斑片以及大片状渗出病变表现16例,病变形态不规则,其中2例伴随气管充气征。结节病变为主患者5例,现5-20mm直径清晰边缘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双肺粟粒病变3例,粟粒小结节双肺弥漫分布,1-3mm左右大小不等。肿块病变为主2例,边缘清晰光滑,无明显分叶、毛刺。伴随弥漫网格状影3例,伴随纵膈淋巴结肿大20例,3例出现空洞。另有4例胸膜增厚。

3讨论

马尔尼菲青霉素菌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素菌属,1956年最早发现于越南捕捉到的竹鼠肝脏,对鼠类也有致病性[1]。马尔尼菲青霉素菌属于温度依赖性双相菌,沙保罗培养基上有可溶性色素生成,色素渗透后现特征性深玫瑰红。显微镜下观察,马尔尼菲青霉素菌有帚状枝和孢子链改变[2]。近些年,HIV感染患者数量增加,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马尔尼菲青霉素菌25℃下培养为霉菌相,37℃下为酵母相,酵母相的致病力强于霉菌相[3]。该菌侵犯人体单核-巨噬细胞,可导致组织化脓、肉芽肿性改变坏死以及肺、脾、肝脏等丰富单核巨噬细胞器官损伤。肺部淋巴组织丰富,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进入肺部,可广泛侵蚀肺泡、肺膜和纵膈淋巴结,导致组织液化性坏死和肉芽肿性炎症[4]。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双肺多发大小不规则小结节、粟粒状模糊影,边界模糊,下肺多于上肺,肺小叶间隔线增厚,肺内多发浸润性病灶,有局限性肺内实变硬,肺内可见肿块样病灶,轻度强化,未见液化坏死无强化区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往往伴随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直径多不足20mm,腔静脉后、主动脉弓旁等区域集中,无明显胸腔、心包腔积液,病灶变化相对缓慢,长期规范抗菌治疗后,病灶可明显吸收,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会产生较大的肺部影像学改变,肺内可能出现多发群聚性空洞,但是其他一些研究资料未见报道,分析原因可能是晚期艾滋病患者免疫机能下降,腹部多种致病微生物侵犯,影像学表现相互重叠,掩盖了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导致的影像学变化。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病情复杂,需和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以及其他真菌感染向区分,同时警惕多种致病菌导致的多重感染。早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无典型症状,有一侧/双侧肺单发/多发片状实变影、结节模糊影、粟粒状模糊影、肺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和曲霉菌性肺炎症状类似。

结语: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是临床诊断应该将CT诊断和其他病理学诊断相结合,脐窝样皮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以及AST等几个表现中同时出现三个,就需高度怀疑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素菌肺炎。

【参考文献】

[1]刘晋新,李俊峰,官宛华等.艾滋病合并肺弥漫粟粒结节的高分辨率CT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1):993-996.

[2]韦璐,许彪,柯柳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与影像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6):1127-1130.

[3]农恒荣,苏楠,梁纲等.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周边型病灶的超声与病理改变[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4):198-201.

[4]韦璐,陈刚,柯柳等.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9):101-104.

[5]唐力勇,朱晓萍,李凌华等.儿童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51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4):52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