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法治疗失眠症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法治疗失眠症的护理体会

代丽

代丽(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十堰442000)

作者简介:代丽(1978-),女,本科,湖北十堰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摘要】生物反馈疗法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治疗70例失眠症患者,总结出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关键词】生物反馈;失眠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9.0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87-01

生物反馈疗法被认为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选择了符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其中35例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而另35例单纯服用精神药物(对照组),对其抗焦虑及睡眠改善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0例失眠症患者为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符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1],被试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意接受治疗。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3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药物治疗。治疗组门诊23例,住院12例;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27土12.18)岁;对照组门诊21例,住院14例;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23土10.5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使用欧洲Spirit公司生产多通道神经生物反馈仪,采用失眠症治疗训练系统软件。治疗时患者半卧位坐于生物反馈治疗仪前,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试验员指导病人按照软件操作程序进行训练,完成指定的任务,根据患者具体表现设定反馈参数阈值,保证反馈信号出现时间占治疗时间的60%以上,每次治疗后均由Spirit多通道神经生物反馈仪统计并记录其脑电参数值。治疗组病例接受连续2周10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1.3疗效评定:两组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2]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quiry,PSQI)[3]用于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HAMA和HAMD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HAMA和HAMD比较(x±s)

.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前HAMA和HAMD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2w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治疗组HAMA和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

2.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见表2)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x±s)

.

表2显示,经2w治疗干预后,治疗组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睡眠药物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1),有统计学差异;睡眠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失眠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为10-20%,持续时间长,易复发,其原因以心理因素为主[4]。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首先是让患者学会放松,其次是根据反馈信息来训练、调节某个内脏机能[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组结果比较,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等功能的改善更明显(P<0.05),脑电生物反馈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前心理护理:首先做好疗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疾病诊断、症状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躯体情况。其次要做好疗前宣教:①向患者解释生物反馈的作用原理、平衡的概念以及练习技能(放松训练)的必要性;②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告之患者及家属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治疗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同时请本病区症状类似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成功的患者讲解生物反馈的作用,治疗过程的感受,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让患者及家属对生物反馈有初步了解,对治疗产生浓厚兴趣。③告诉患者生物反馈是一种训练过程,而不是测验过程,训练过程的早期阶段,还可能是不舒服的体验,甚至不适应,这是正常现象。并做好环境准备:训练场所应布置得使人感到轻松,舒适,简单,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一次治疗最多不超过2人。进餐后30min进行训练,让患者排空膀胱,宽衣,脱帽,使患者能最大程度地放松。

生物反馈治疗时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生物反馈要针对性解决自己的问题,先试着与仪器相连接,体会一下人与仪器之间的闭环反馈关系,让患者初步尝试自我控制的感觉和仪器上的反应,这时患者能领悟到紧与松之间的关系与不同,由此对原来不易察觉的生理改变就变得敏感了。此后的训练或治疗将会更顺利地进行。强调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地位,注意治疗师在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是指导者的角色,甚至是知心朋友,向患者讲述生物反馈原理时要通俗易懂,最好用非言语的学习经验来作类比。每次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原位休息一会儿,体会一下治疗后的感觉,然后再起床,并交待患者做家庭脱机训练,预约下次治疗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陈彦方主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5;220-223

[3]潘集阳.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行为医学量表手册(特刊),2001,10:104-106

[4]郝伟主编.神障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142

[5]郑延平,主编.生物反馈的临床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