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五味子的药用分析

刘春芝(五常市人民医院黑龙江五常150200)

【关键词】五味子药用

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而得名,又名五梅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主要功效为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等,是临床保肝降酶的首选药材。

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因其果实五味具有,故名。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本溪、桓仁、延北,黑龙江阿城、宁安、虎林、富绵等地;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陕西、湖北、山西、河南、云南等地。多为野生,也有栽培。

1性效

五味子味酸甘收敛,温润滋阴,归肺、肾、心经,主要功效为敛肺滋肾,上敛肺气,下滋肾阴,能止嗽定喘,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之虚喘久嗽。味酸又可生津止渴、收敛止汗,并有一定的补气作用,适用于津伤口渴、自汗、盗汗诸证。又能涩精补肾,涩肠止泻,常用于肾虚遗精滑泄及大肠气虚久泻久痢不止者。还能养心阴而宁心安神,故又多用于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而致的心悸、失眠、多梦。此外,对肾虚散瞳者,有敛瞳明目作用,眼科常用之。常规用法:2~6g,研末服,每次1~3g。人补益药炒熟用,入治嗽药生用。

2药理研究

五味子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和木脂素类。木脂素类包括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去氧五味子素,前五味子素,醇乙及酯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戊等;挥发性成分主要含α-蒎烯,莰烯,β-蒎烯,月桂烯,α-萜品烯,柠檬烯,γ-萜品烯,乙酸冰片酯,芳樟醇,苯甲酸,2,2-二甲基-3-亚甲基-二环庚烷,苯基丙三酮等多种烯醇酯类。五味子还含有有机酸等其它成分,如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叶绿素、甾醇、柠檬醛、多糖、维生素C和E,树脂及鞣质等。

2.1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五味子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脊髓反射加强,反射潜伏期缩短,五味子能直接作用于神经组织,而与皮肤感受器和肌肉的反射无关。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能改善视力扩大视野,改善听力,提高皮肤感受器的分辨力,此乃改善中枢分辨器功能的结果。五味子醇提物、醚提物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其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丙素均有镇静作用。

2.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五味醇提物能使入手指血管扩张,五味子素、五味子素丙和前戈粒等木脂素成分对PGE2α和CaC12、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有缓解作用。循环衰竭时,有显著升压作用。由此可见五味子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戈米辛丁钠盐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状血流,同时也能使麻醉狗的冠状血流增加。

2.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五味子煎剂有呼吸兴奋作用,能使呼吸加深加快,并能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五味子醚提物具有镇咳、祛痰作用,五味子挥发油和五味子素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2.4对肝脏的作用五味子醇乙、甲素、乙素能明显促进肝糖原的生成。醇乙作用强,丙素、酯甲、酯乙的作用不明显。五仁醇也能明显促进肝糖元的生成。并能使蛋白质合成增加。

2.5其它作用去氧五味子素可抑制胃酸分泌,有显著的抗溃疡作用,戈米辛A、五味子素等有抗应激性胃溃疡作用。五味子乙素能抗氧化抗衰老作用。五味子能促进免疫细胞分化,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物适应能力。五味子醇得物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杆菌A和B、肺炎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均有抗病毒作用。五味子体外具杀蛔虫作用。脱氧五味子素、戈粒A具有抗肾病变的作用。

2.6毒副反应五味子无明显毒性,绝大多数人服用未见不适症状。个别病人服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泛酸、胃脘不适;心慌、气短、胸闷,心脏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呼吸抑制;过敏性皮疹、瘙痒。动物毒性实验亦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3中药应用

3.1治疗咳喘《本草备要》曰其“专收肺气而滋肾水。”五味子酸能收敛,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常用于肺虚咳嗽及肺肾两虚之喘咳。如五味子丸,以之配罂粟壳,治疗肺虚久咳少痰;治肺虚喘咳者,可与人参、干姜、紫菀、款冬花等同用,如补肺汤;都气丸,常与常与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治疗肺肾两虚喘促。若治肺经受寒,咳嗽不已者,可与干姜、细辛、甘草等同用,如五味细辛汤;治寒饮咳喘者,亦可与辛温宣散,温肺化饮之麻黄、细辛、干姜等同用,如之小青龙汤。

3.2治疗自汗,盗汗,消渴《本草通玄》曰其能“敛汗。”五味子酸涩生津,又能敛汗,故适用于口渴多汗之证。治疗热伤气阴,心悸脉虚、口渴多汗,阴虚盗汗及阳虚自汗等。五味子甘以益气,酸能生津,有良好的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治热伤气阴,心悸脉虚,口渴汗多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以益气养阴生津,如生脉散,对口渴多饮的症状有明显改善。治气虚自汗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牡蛎等同用;治阴虚盗汗者,宜与玄参、麦冬、山茱萸、生牡蛎等配伍。成方柏子仁丸,以之配伍柏子仁、人参、麻黄根、牡蛎等,用治阴虚盗汗及阳虚自汗证。

3.3用于治疗虚脱遗精《本草备要》曰其能“强阴涩精。”有补肾涩精,收敛止泻功效,单用本品治疗梦遗虚脱;配合桑螵蛸、龙骨等,治疗精滑不固;配伍破故纸、吴茱萸、肉豆蔻等,治疗脾肾虚寒,五更泄泻。

3.4用于治疗心悸、失眠五味子既能收敛心气,滋肾补阴,又能宁心安神,治阴血亏损,心神失养,治疗心肾阴血亏损所致的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常与丹参、麦冬、生地、酸枣仁等同用,如之天王补心丹。此外,其它原因之失眠者,亦可选用。

3.5配伍分析

五味子与干姜配伍五味子味酸性温,酸涩收敛,性主静,上敛肺气,下纳肾气。干姜味辛性热,温燥辛散,性主动,温肺散寒以荡贮痰之器,温中燥湿以绝生痰之源。二药参合,一收一散,一开一合,即与肺司开合之机宜相合,又可互制其短而展其所长,利肺气,化痰饮,平喘逆,止咳嗽。亦可合用细辛、茯苓、甘草,用于肺寒停饮,咳逆上气之证。

五味子与五倍子配伍五味子、五倍子均有敛肺止咳、固精止泻之功。然五味子味酸性温,偏敛肺益肾,补虚固摄而涩精止泻;五倍子味酸而涩,性寒,偏敛肺降火,固精涩肠。二药合用,敛涩之力倍增,既敛肺气、摄虚火而止咳定喘,又补虚固摄而涩精止泻,具有涩中寓补,敛中兼清之特点。朱丹溪云:“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治疗肺肾两虚,火气浮散之干咳喘嗽,久泻久痢,男子遗精滑精,女子赤白带下,崩漏,自汗、盗汗。

五味子与黄芪配伍黄芪味甘性微温,善入脾经,长于补气升阳。二药皆有益气止汗作用,五味子重在敛阴生津止汗,黄连重在助阳固表止汗。相配则既补且敛,补虚止汗的作用显著。常用于治疗阳虚自汗、肢困乏力等症,与白术同用,效果更好。

五味子与牡蛎配伍,牡蛎性寒味涩,潜敛浮阳收敛固涩,且软坚散结,除痰化瘀。二药皆有敛阴止汗作用。五味子兼能益气固表,牡蛎又能益阴潜阳。相配则气阴双补,固表潜阳。用于治疗阴虚或气阴两虚所致的盗汗、自汗等症有较好疗效。

五味子与磁石配伍磁石味辛而咸,性寒,补肾益精,镇潜浮阳,摄纳肾气。瞳神属肾,肝开窍于目。二药合用,心肾精气得以补益固摄,精血不耗散,瞳神得濡养,而有补肾敛精缩瞳之功。

五味子与半夏配伍五味子敛补肺气,止咳定喘,半夏燥湿祛痰,降气止咳,以五味子为君,二药一敛一降,一合一开,共奏肃肺化痰止咳之功。用于久咳痰多或短气喘促等症有良效。

五味子与麦门冬配伍五味子敛肺纳气、降逆止咳;麦门冬养阴润肺、清热定嗽。二药相合,气阴双补、止咳定喘的作用显著,用于治疗肺阴虚或气阴两虚所致的久咳不愈、干咳痰黏甚则短气喘促等症有较好疗效。

五味子与黄芩配伍五味子敛肺降气,止咳定喘,黄芩清泻肺热,泻火解毒。二药一敛一清,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标本兼顾,共奏清肺止咳之功。用于治疗热邪犯肺,久郁不解所致的久咳痰黄等症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段富津.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