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

王敬海杨晶晶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电网调度运行是电力工程的主结构,确保国家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其损耗程度,同时不断完善运检管控体系,优化电网的运行结构,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电网运行方式的安全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建设。

关键词: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建设

1、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思想

电网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同时其中包含的技术体系是非常多样化的。电力技术在目前的操作过程中,自身的类别不断增加,同时还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科技设备不断的联系,为自身的持续拓展提供了较多的支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网方面的工作必须理性的面对,要在维护安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明确具体的指导思想,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减少过往所遇到的多项问题。第一,电网运行维护安全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思想。电网本身的复杂程度较高,发现任何问题都要进行探讨和评估,观察问题的具体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等,而后再采用专业的技术、设备来解决,不能总是在简单的层面上思考。第二,在加强电网运行维护安全时,要积极的考虑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现如今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很多加强手段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我们还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各项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择优原则进行选取应用。

2、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存在问题

运检业务管控存在以下亟待完善之处:一是由于电网企业的省(直辖市)检修公司面对的调度层级多,缺乏统一与调度沟通协调的机构或组织。二是运检业务采用条线化管理,缺少沟通、协调的平台。如:各专业条线(如变电检修、线路运检、电缆运检等)的生产计划统筹协调、风险辨识与风险预警单发布、故障抢修的统筹与指挥等工作。三是运检专业整体工作进度缺乏有效管控。由于采用条线化管理,各专业日常现场作业情况及重点工作(如消缺、反措等)均由专业工程师负责,缺乏整体汇总、分析机制,运检中层管理人员较难掌握日常作业及重点专项工作整体情况,缺乏对于整体工作开展情况的全面把控。四是现场设备状态缺乏有效管控。由于设备监控职能由调度承担,设备故障信息、报警信息都直接接入调度系统,由调度通知运检组织抢修或消缺工作,运检部无法第一时间得知设备故障或缺陷信息,影响了故障或消缺工作反应速度。

因此,建立运检管控体系,实现生产业务信息上传下达、运检工作过程管控、预警发布和故障研判、生产指挥协调功能,全面加强运检业务管控,对于电网企业显得尤为必要。

3、电网企业运检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

3.1、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运检管控中心工作标准》、《运检管控中心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明确运检管控中心业务范围和人员岗位职责、运检管控中心与运检部及其他业务中心的职责界面和业务关系。职责方面,运检管控中心主要负责协助检修公司运检管理所辖范围内运检管控业务,负责输电工作与调度的开竣工,负责转发或发布预告警信息,负责发布缺陷、故障信息,协助运检部收集、汇总、编制、发布生产计划,负责转发或发布反措、运检专项等指令并管控处置过程等。职责界面方面,运检管控中心在检修公司运检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监督、落实实施情况,跟踪反馈,并进行闭环和信息报送。运检管控中心作为各类生产信息的汇集和发送中枢,向各业务条线下达各类生产指令;各业务条线执行相关的生产指令,向运检管控中心进行汇报相关的实施落实情况。

3.2、构建运维一体化的新模式

(1)整合运维、检修班组业务,科学实行运维一体化责任制,明确职责权物分工,重组配电业务职责分工,界定运行维护交叉事项,提高运维检修工作效率,凝聚班组力量,发挥班组潜能。(2)全面落实人资部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在班组量化考评体系中,认真梳理制定评价标准,在工作中统计每个人的工作难度系数、工作量指标,最大限度地激活员工的内在潜能,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举,坚持正面引导,树立典型,激励推动,同时,为业绩突出的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集体的温暖,促进班组的和谐。

3.3、加强对管理过程的控制

电网运行维护安全基本上能够获得预期效果,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在管理过程的控制上不断强化,为全局工作的部署、拓展,提供更多的支持。首先,电网运行维护安全的管理方案,要经过仔细的推敲和优化。任何一个城市的电网工作实施,都要按照内部区域的需求来完成,不可能完全实施特别统一的标准,这很容易在工作上出现严重的隐患,需要正确的面对。其次,针对具体的安全措施落实,要将工作体系不断的完善。例如,管理人员本身不可能拥有绝对性质的权利,肯定要与相关部门,或者是下层直属人员进行互相牵制,大家只有保持积极合作,才能将工作任务更好的完成。绝对的管理领导,并不利于电网运行维护安全的进步,反而会产生很大的阻碍。

3.4、建设出完善的电网应急事故处理机制

对于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来说,是整个电网运维中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际中为了确保电网事故的处理效果,电力企业就要在集中区域中建立出相应的应急处理中心,并加大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应急中心的运转效果。其次,为了确保电网事故预案的可行性,企业还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定期开展排练,主动向人们宣传电网应急措施,从耳根提高全社会的重视。最后,要做好电网调度预防工作,提高调度人员的操作技能,避免出现工作失误等问题,同时还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从而避免出现违章操作等问题。

3.5、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由于自然灾害存在着一定的突发性,所以很容易对输电走廊的安全产生出威胁。因此,在实际中就可以建立出输电走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同时还要融入分布式光纤网络监测系统与卫星遥感技术等。可以说这一机制的创新主要借助了滑坡泥石流成灾因子的计算方式,可以扩大监测的面积,同时也可以解决好输电走廊灾害监测问题、而对于卫星遥感图像来说,就是直接提取土壤中的含水量信息与无人区中的植被覆盖率信息,以此来住那边传统监测工程中工程量较大以及受地形影响等问题。

总之,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力在各行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也是当今电力行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电网企业而言,电网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是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斌琪,王海霞,徐鹏,卢政麟,杨胜春,李峰,李卫东.电网运行趋势实时安全评估方法[J].电网技术,2015,39(02):478-485.

[2]刘瑞叶,李卫星,李峰,于继来,郭钰锋,柳进.电网运行异常的状态特征与趋势指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20):47-53.

[3]李碧君,方勇杰,徐泰山.关于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的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171-177.

[4]沈飞飞,吕培强.中压配电站所智能防盗及防误联动新技术的研究[J].江苏电机程,2013,32(3):33一34.

[5]张云溪,周海全.浅谈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J].科技与企业,2015(05):24.